不过入唐之前,此人最强的闪光之处应该就是以一己之智帮助杨广先生经略北方各个势力。在他的主持下,隋朝开始重新经营西域,使得中原王朝的威名在历经了近五百年的销声匿迹后,又再次回归西域各国的上空;在他的策划下,盛极一时的突厥帝国被人为地分化为东西两大部分,且两部在大部分时间一直处于互相敌对的状态,之后也再也没有实现统一;同样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杨广发动了收复辽
东的战争,终使高句丽被迫遣使请降(当然,强大的隋帝国在连年的战争下同时也走向了没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此人的威力不可谓不大,能力不可谓不强。
然而对于这么牛的一个人,窦建德却不太喜欢,且始终并未予以重用。窦建德之所以不用裴矩,在我看来,不是由于畏惧,而是由于厌恶。因为窦建德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而裴矩同志在隋朝任职期间的名声却一直不太好,是一致公认的佞臣。所以窦建德先生充分运用自己的领导智慧对裴矩进行了颇为讨巧的安排,让他坐在尚书左仆射的位子上,主抓人才选拔、制定新国家律令及礼仪等实务性工作,却从不让裴矩进入参谋圈,参与大政方针的决策与商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窦建德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裴矩这样的大牛不能不用,但同时也清楚此人能量极大,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决定,因而索性让裴矩远离决策性质的工作,去为自己量才选才,搞制度建设,如此既不浪费人才,又能加速政权建设,何乐而不为?
事实证明,裴矩没有辜负窦建德的委托,在他的掌控下,窦建德手下的各类人才几乎实现了完美的合理
化安置。比如胆大的崔君肃被任命为侍中(门下省长官,主管审核君主命令,认为不合理的可当场予以驳回),正直的虞世南被安排为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设计达人何稠被派到建设部做部长(工部尚书),酷爱提意见的魏徵被授予起居舍人之职(主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等等。
在裴矩等人的辅佐下夏国中央政府越来越显得正规化,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则为窦建德挤出了更多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军事等其他方面的建设。
其实窦建德本人并不是一个好战分子,相对于攻城略地而言,窦建德先生倒是更加推崇以德服人,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那些不那么道德的归顺者,窦先生是不会客气的。譬如窦建德刚刚拿下黎阳时,有一位奴隶身份的滑州人受到邻居卫州守将的影响,刺杀了滑州刺史王轨不远万里前来投诚。窦建德照例亲自接见了这位老兄,并认真听取了其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个人经历的汇报。汇报一结束,窦建德立即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奴仆弑主乃是大逆不道,我怎么可能接受!
我忘了讲,这人虽是奴隶但却不是普通人家的奴隶,他之前的主人正是王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