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老族长家张罗了几桌饭菜,专门喊了杭书珩一家以及刘夫子一家过去,说是专门为他们两位举人煮的饯行饭。
宋甯了解到了这顿饭的含义后,便笑着打趣:“哎呀!看来,咱们这是沾了两位举人老爷的光了呀!”
叔奶奶轻轻拍了她一下,和蔼地笑道:“哪里的话,就算没有两位举人老爷,你们啥时候想来家里吃顿饭,叔奶奶还能缺了你们几副碗筷不成?”
“是是是,是我说错话了,该罚。”宋甯说着,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嘴,随即便扶着叔奶奶入座,“来,您是长辈,您先入座。”
几家人在老族长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饯行饭,直到天色全暗了,才结束。
由于第二天早早的便要出发,老族长也不留他们说话了,该说的话,该嘱咐的事情,在饭桌上已经说完。饭局结束后,便打发他们早些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好出发。
然而,越是出发前,却越是让人的精神无比兴奋。
杭书珩和宋甯回到家,洗漱过后,两人便相拥在炕上,啥也不做,就盖着被子纯聊天。
这一聊,就聊到深夜,完全没有感到一丝疲倦。
另一个屋子里的三个孩子亦是同样的情况,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到了深夜还能听到屋里传出来的笑声。
最后也不知是谁先睡着的,一个、两个,屋里渐渐地才没有了动静。
第二天清早,几个人都是打着哈欠起床的,彼时,徐氏已经做好了早饭端了出来,水生也收拾好自己的包袱在院子里等着了。
而柴五叔和青霜早早地便已经套好马车,装好随行需要带的所有物品,只等吃完早饭,随时都可以出发。
徐氏担心他们赶路辛苦,自己又不能随行,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这顿早饭上花点心思,做的格外地丰盛。
宋甯明白她的心思,宽慰道:“出门在外,咱们有马车代步,其实并没有你想象得那样辛苦,不用担心我们在路上吃不饱穿不暖,这一路到京城,有很多城池,我们都可以停留补给的。”
徐氏知道宋甯是在安慰她,表面应了,但心里又怎么可能真的做得到不为他们担忧。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徐氏管着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如今在这个家里,可不就和操心的老妈子没啥区别。这家里的大小主子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要出远门,她又怎么可能不担忧。
吃着早饭的时候,宋甯仍不停地交代着之前已经交代过的事情。
“未来的几个月我们都不在家,你可要把家看好了啊!还有后院的那些花花草草,一定要照顾好。”
她轻快的语气,像玩笑一般,把事情都重复交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