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二个,说朱元璋蹲在后面捡便宜。
那也是基本扯犊子的。
这个说法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说陈友谅是抗元主力。
这就是纯属完全没看历史,张嘴就来。
另一个就是说,刘福通,张士诚是抗元主力,这个属于什么呢?属于懂一点历史,但是思考问题的思路就像是街头斗殴,干就完了,干就爽了,其他的啥也不考虑。
为啥会有不少人觉得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呢?
那是因为很多人不明所以,以为朱元璋是南方的,而元朝是北方的,所以你在南方,那不就是没抗元吗?
这叫什么?这就叫做刻板印象!
我们看看元末的几支著名的起义军一开始的地盘位置。
芝麻李-徐州,
刘福通-颍州,
南北锁红军-南阳,襄阳
徐寿辉-蕲州
郭子兴、朱元璋-濠州
张士诚-高邮
这些位置按照南北纬度划分,基本都处在中原、淮河、长江流域等中部地区。
其中,最靠南的反倒是徐寿辉,当然还有一个方国珍,但这里就不说他了。】
...
“啥意思啊?为什么不说我?这是瞧不起我吗?可恶!”
元顺帝时空,方国珍瞬间就被气到了!
...
【这天下,此前都是元朝的,南北都是。
大起义之后,起义军也只是占据了中间地带,北方自然还是元朝的,南方也一样。
虽然元朝的主力确实是在北方,但是南方一样还挂着元朝的旗帜呢。
他们可不会说你起义军派个人,发个信过去,他们就乖乖投降,换上义军的旗帜,成为你的地盘,给你提供粮草。
不偷偷捅你一下腚就算好的了。
所以,张士诚从江北进入江浙,也是要攻城打仗才能占领下来的。
天完政权明玉珍进入四川,也是打败了元军,才将四川收入囊中的。
倪文俊,陈友谅沿长江向东,那同样是打败了很多元军,将地盘扩大的。
而朱元璋从濠州向南渡江打下集庆(朱元璋改名应天,就是南京),然后继续向南打下浙江江西的地区,难道不是从元军手里打下来的?难道是抢了陈友谅,张士诚打下来的地盘?
所以呢?你陈友谅向东从元军手里抢长江中下游的地盘,我朱元璋就不能从其他元军手里抢地盘了?
就硬是要看着物产丰富能提供充足粮草的江南地区不管,也不看自已多少实力,就硬是要往北冲?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最终的胜利也不是一句干就完了就能获得的。
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
正如那一句让人潸然泪下的话:“老乡,这不怪你们,都怪我们不够强大!”
难道非要没有战略计划的一阵闷头乱干,最后兵败身亡,没有推翻元朝,最后无奈长叹,这才叫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