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军以稀饭、馒头为筹码,让壮丁往城下运土袋。
有了些许吃食,壮丁从被动的驱使,到主动去扛起土袋,可谓干劲十足。
用火器打击,杀伤力有限。
守城团长无奈,只得向常威寻求支援。
常威、潘必文等人到了城头,也没有好的办法。
派出一个营,出城驱赶壮丁,也吸引来大西兵。为了防止被包围,又将兵丁撤了城内……
只是一天时间,壮丁被射杀一千余人。
这千余人,但凡失去行动能力,就被掩埋土下。为大西军填平城墙,做起了人肉土袋。
几千壮丁奔波一天,成果也极为显着。
以城墙为起点,土袋堆起一丈多高,有城墙的一半的高度。这个高度向城外延伸,形成一个百步长的斜坡,宽度也有几十步。
再有大半天的时间,土坡就和城墙持平,忠县的城墙形同虚设。
翌日
大西兵又故技重施,让壮丁去填堵斜坡。
常威也发起反击,让炮兵团在城内列队,调整好角度。
只要有壮丁冲上来,火炮直接开始抛射。抛射的火炮,弹丸动能小了不少。但砸在壮丁身上,绝无生还的可能。
对于送死举动,壮丁本是抵触的,不愿再运送土袋。
只是在大西军眼中,这些壮丁还不如一头牲口,自不会在乎他们的性命。面对畏缩不前的壮丁,直接挥起屠刀砍杀。
不知杀了多少,壮丁这才动了起来。
人在生死存亡之际,趋于本能会选择活着。面对大西兵的屠杀,绝无活着的可能。运送土袋虽是危险,还有活着的可能。
说这些壮丁,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又出于本能,选择苟活着。说他们有思想,他们又甘愿驱使。
只是这些壮丁选择活着,也只是多活一会罢了。面对密集的炮弹,死是早晚的事……
双方你来我往,开始相互消耗。
大明军损失的是火药炮弹,而大西军一方,损失的是人命。
时至天黑
斜坡只抵城头,距城墙也只有,一个台阶的高度。斜坡是人命堆积,血水凝结而成。
百步长的斜坡,被血水染成暗红色,几千壮丁常埋斜坡之中。
火炮轰击一天,杀伤几千壮丁,白虎兵丁没有伤亡。
常威没有欢喜,反而一脸沉重。
要是常威不爱惜兵丁性命,让白虎兵丁顺着斜坡掩杀,这斜坡定不会速成。
若不是大西军,用人命去制造斜坡,这斜坡定不会存在。
为了制造一个斜坡,死了将近万人。
常威征战多年,自认看惯生死。只是视人命如草芥,常威还做不到……
城内外,被火把照的如同白昼,任谁都知道血战将起。
大西兵用人命,制造几十步宽的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