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枝摸不准老太妃啥意思,笑着说道:“是啊,青云县宋家村。”
“嗯,听着口彩不错。”太妃又问,“我儿在宋家村摇橹,每日要来回几趟?”
“平日里是两趟,人多就跑三趟。”
杜春枝寻思着,听到赵泽以王爷之尊在乡下摇橹,太妃不知多心疼呢,结果这老太太点点头,“能跑这么多趟,果然有一把子力气。”
杜春枝笑道:“是啊,王爷干啥像啥。”
“他在军中跟将士们吃住在一起,糙得很,若是不换华服,扔人堆里都认不出来。”
杜春枝心道,也不是一点端倪没有,但是赵泽故意住在村口,没啥邻居,村人便发现不了。
太妃又问:“听说,你跟前夫是和离的?”
杜春枝没啥好避讳的,说道:“前夫行为不端,把我当作仆从下人,还想将我卖掉,给外室腾地方。若是不和离,怕是连活路都没了。”
“这世道对女子不公,按说就不该称作和离,是你休了他才对!”
老太妃说着眯起了眼睛,“你是和离的,泽儿也是和离的,算是门当户对。”
杜春枝:“……”门当户对是这么用的吗?
老太妃又问:“那玲珑瞧着娇憨可爱,以后府里可就热闹了。”
两人聊了一路,几乎都是问赵泽这几年的情况,眼看着就要到景王府,前面突然出现一辆华丽马车,停在路中间。
王府随从一看,那辆车是礼王府的,不敢造次,过来禀告太妃。
老太太笑了笑,“真是不消停,就不能等两天再找茬?”
她叫人将车帘挑起,礼王府的车也是如此。杜春枝匆匆瞥了一眼,对面车里坐着一位华服老太,身旁是个两岁的小囡囡。
“妹妹,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老太妃笑道:“如姐姐所见,活得好好的,每日抄经,菩萨定然眷顾。”
这位“姐姐”是礼王的亲娘——程太妃。礼王出宫建府,她也跟了出来。按说这位背景跟景王府太妃没啥区别,但她们在宫里斗了那么多年,见面就要阴阳怪气地掐几句。
“刚知晓妹妹有了新儿媳,赶紧过来道喜。”程太妃笑得很是热络,“这就是那位儿媳?听说是农妇出身。”
她一撅腚,老太妃就知道她要放什么屁,两人毕竟是宫斗高手,斗嘴都不带挂脸的。
“没错,当初咱们太祖爷得了天下,皇后娘娘就是农妇出身,巾帼不让须眉,万民称颂。”
程太妃挑了挑眉,“今时不比往日,农妇不懂规矩,可别给王府丢了脸面。”
“脸面是我景王府的,姐姐总是替人操心,当心夜里心悸。”
“瞧你说的,怪吓人的。”程太妃拎着小手帕,掩唇笑了笑,“妹妹呀,先是林家那个眼高过顶的,又来个农妇经商,什么命呦。”
老太妃老神在在,“瞧瞧,姐姐满脑子都是这些东西。若是你出门礼佛,给佛祖磕八百个头,佛祖都不愿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