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组的成员们马上行动起来,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文献,尝试了各种新型材料的组合。可折腾了好几个星期,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团队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好多成员都一脸疲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江寒察觉到团队情绪不高,就亲自跑到研发中心给大家打气:“大家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成功积累经验,我相信咱们肯定能攻克这个难题。” 说着,他还带来了市场调研团队的最新消息:“现在市场对长寿命新能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竞争对手也都在拼命突破技术瓶颈。但只要我们成功了,就能抢占先机,开拓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林玲也没闲着,她在和投资机构沟通的时候,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新机会 —— 有一家专门搞新能源材料研发的初创企业,掌握着一项很有潜力的材料技术,正在找融资和合作。林玲马上向江寒和老陈汇报:“要是我们能和这家企业合作,说不定能给解决电池容量衰减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老陈眼睛一亮,马上说:“这很可能就是我们破局的关键,玲姐,你赶紧安排双方见个面。”
在林玲的牵线搭桥之下,双方团队很快就进行了线上交流。初创企业展示了他们的材料技术成果,虽说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从理论上讲,对解决电池容量衰减问题有明显优势。老陈和团队成员跟对方深入探讨,详细了解技术细节。经过好几轮谈判,双方最后达成了合作意向,决定一起成立联合研发项目,把初创企业的材料技术和瀚海资本的电池研发经验结合起来。
在联合研发的过程中,双方团队经常交流、一起干活。经过无数次实验和优化,终于取得了突破 —— 新型电池的容量衰减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多次充放电测试后,还能保持较高的容量。老陈激动地握着团队成员的手说:“我们成功了!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江寒和林玲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研发中心。看着实验台上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池,江寒抑制不住兴奋:“这是我们进军新能源行业的关键一步,接下来,要加快产品商业化的进程。”
林玲也笑着说:“没错,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他们对我们的技术很感兴趣,准备安排产品测试。”
随着产品测试顺利推进,瀚海资本的新能源电池在行业里逐渐崭露头角。订单一个接一个地来,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而在这背后,是团队成员们没日没夜地拼搏,还有江寒、林玲和老陈的精准决策和全力付出,他们正一步步把瀚海资本打造成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