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会的热潮尚未褪去,新的危机已悄然逼近。国际科技巨头表面上对瀚海白氏的技术开放策略表现得不以为意,背地里却联合多家供应商,对关键原材料实施封锁。稀有金属价格在短时间内暴涨三倍,生产线面临随时停工的风险。
“这些人真是欺人太甚!” 白逸飞攥着原材料价格报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江寒却显得异常冷静,他调出全球矿产资源分布图,目光扫过非洲、南美洲的标注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启动‘蓝海行动’,和非洲、南美洲的矿业公司直接合作,同时加大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从源头上解决原材料问题。”
在技术研发中心,老陈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他们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算法与化学萃取技术结合,开发出 “再生之星” 系统,能精准分离废旧电池中的各类金属,回收率高达 98%。与此同时,林玲亲自带队奔赴非洲,与当地政府洽谈合作。她提出 “能源换资源” 的模式,用瀚海白氏的新能源技术帮助当地建设电网,换取矿产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经过数轮艰难谈判,终于与三个国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正当原材料危机逐渐缓解时,国际科技巨头又在市场上发起新一轮攻击。他们推出了一款价格仅为瀚海白氏同类产品三分之一的低端产品,通过大规模补贴抢占新兴市场。面对这一局面,江寒和白逸飞迅速调整市场策略。他们推出 “金字塔产品矩阵”,在高端市场持续强化技术优势,保持品牌溢价;在低端市场则推出 “普惠系列”,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将成本控制在与对手相近的水平,同时用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信誉赢得消费者。
在资本层面,国际科技巨头企图通过恶意收购动摇瀚海白氏的根基。他们在股市上暗中吸纳两家公司的股票,试图达到控股比例。江寒早有防备,他联合多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 “护盘行动”,同时发布公司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规划,包括在全球建设十个新能源产业基地、研发下一代储能技术等。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国际科技巨头的收购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内部庆功会上,江寒看着团队成员疲惫却充满斗志的面孔,感慨地说:“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不仅要守住现在的成果,还要继续开拓创新,让瀚海白氏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旗帜。” 白逸飞举杯回应:“没错!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