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爱笑,经常会“出言不逊”,换着法的调侃他和他的工作。
这样的女孩儿,会孤僻吗?
转念一想。
灰原在小学里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顶多七八岁,而她本人的心智年龄却是和外表不一样的十八岁。
她实际上已经成年了,和那些所谓的“同龄人”差着十多岁,自然和那些小孩子之间有代沟。
老实说,她不觉得那些小屁孩儿幼稚就谢天谢地了,和他们做朋友?听上去不太靠谱。
想到这里,菅野咧起嘴,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而他的这个表情在小林的心中有着另一番解释——那就是身为监护人的菅野无法相信灰原在学校有着“孤僻”的一面。
这可糟糕了。
这说明灰原在家里,在菅野面前,绝对不像学校里这样冷漠。
这说明灰原在学校里的冷漠,是她有意为之的,是她主观的行为。
在小林澄子看来,这样的孩子最难对付了,想要她的心境发生改变,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于是小林立刻开口道:“菅野先生,作为小哀的监护人,如果您能在这方面配合我的工作的话就太好了。”
菅野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当然,等她醒来,我会跟她谈谈这件事。不过小林老师你不要抱太大期待,这孩子很聪明,很有想法,也很有主见,我会尊重她的选择。如果她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也不希望您多做介入。”
小林对菅野的回答有些惊讶。
她万万没有想到身为监护人的菅野会选择放纵灰原的“不良行为”。
按理来说,正常的家长不都应该及时纠正孩子在社交方面产生的问题吗?
——不行,我得跟他好好聊聊。
小林刚想和菅野说点儿什么,菅野的手机便不合时宜地响起了刺耳的铃声。
菅野当着她的面摸出手机,接通了电话。
小林看到菅野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差,也不知道对面的人朝他说了什么,他只是在最后简单回复了一句:“好的,我马上就过去。”
说完,便挂了电话。
菅野抬起头来,挤出歉意的微笑:“实在抱歉,小林老师,好像发生了案件,我得赶快赶过去。”
“啊,当然了!”小林也只好回以微笑,“菅野先生慢走。”
菅野火急火燎地从楼梯跑下去,到了楼梯的平台上,他又突然停下脚步,抬起头来仰视楼梯上面的小林:“小哀的事,我会和她说的,麻烦小林老师了。”
“没关系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林话还没说完,菅野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下楼梯,消失在了她的视野里。
“呼——”
小林从教这么多年,见过各式各样的棘手家长,但菅野和灰原这对“兄妹”,和那些家长都有些不同。他们是很少见也很特殊的个例,经验丰富的小林也不知道怎样面对这样的组合,只能耐心地试探,试图找出一个最好方案。
哪怕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XXX
佐藤美和子并没有叫菅野去公园的现场,而是叫他去了警局的停尸间,因为她打电话联络菅野的那会儿,现场取证工作已经完成了一个阶段,尸体已经被转移出现场了。
菅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月岛警察署,警察署的门口站着不少人,手里拿着“长枪短炮”,不用说就是蹲守在这里的记者。其中一个记者凑上来,试探性地询问菅野有关公园的案子目前能透露些什么,菅野什么话也没说,径直从那名记者的身前走了过去,就像没看到他一样。
月岛警察署的停尸间坐落在警局的最里侧,尸体也向来都是从后门运送进来的。
在警局长廊的尽头,佐藤美和子已经站在那里等着菅野了。
“——现场情况如何?”
佐藤摇了摇头:“没有什么明显线索,女孩儿穿着连衣裙,没有兜,没有任何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不过広报课把尸源协查的情报公布之后,有人联系了我们,那家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所谓的尸源协查,就是在无法确认死者身份的情况下,将死者的基本情况发布在报纸、电视栏目、社交平台等介质上,试图通过社会渠道找到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线索。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会根据警局的信息库,对比一些失踪人口的信息,如果发现相貌特征类似的,也会通知那些人的家长来认领尸体......
菅野和佐藤站在金属门外,能够清楚地听到停尸房内抽风机低沉的运作声。
见菅野没有说话,佐藤犹犹豫豫地开口说道。
“——他们说,那可怜孩子是被活活打死的......”
“嗯。”菅野虽然心里不适,但他的表情没有出现太多变化,语气也是平平淡淡,“你在电话里跟我说了。”
佐藤则是眉头紧皱,露出近乎悲痛的神情:“什么人会这样恶毒......”
“我不知道。”菅野抿起嘴唇,“但是我知道我们得抓住那个人,把他绳之以法。”
“但愿侦破过程能够顺利......”
说完,佐藤长吁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