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朱洵歪着头颇有兴趣看着太渊。
“不知是何物件?”
在朱洵的认知里,太渊和他的徒弟向来过着清简的生活,可谓“两袖清风兜底白,身无长物是清欢”,实在猜不出太渊能拿出什么特别的东西相送。
太渊神秘一笑,宽大的衣袖猛地一挥,恰似一阵劲风扫过,不远处一根细长的木条竟被隔空卷起,在空中翻转几圈后,落入太渊手中。
随手一折,木条瞬间变成三尺长短,握在手中,仿若一把长剑。
“这数月时光,贫道时常翻阅先人典籍,偶有所悟,草创一门《圣王剑法》,请朱老先生品鉴。”
说罢,脚步一踏,衣袖飘飘,人移至三丈开外。
陡然间,太渊浑身的气势一变。
他目光如电,神情端正,如果说之前的太渊给人的感觉是山间的清风,江上的明月,轻烟玲珑,无痕无迹,自在从容,浩渺无穷;那么现在的太渊则让人觉得他克己严谨,冷静沉稳,威严庄重如旭日初升的红日,带着王者圣光。
歘!
木条一扬,无形的气流开始在他周身转动、盘旋,犹如隐匿在虚空中的龙卷,呼啸着卷起周围的空气。他的衣衫猎猎作响,却身姿挺拔,不动如山。
“《圣王剑法》,讲究内圣外王。道法自然,以理匡之,正是“理”的极致。”
太渊一边认真讲解,一边挥动木条。
那根弯曲突起的木条,在他手中仿若被赋予了生命,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柄世间最正直不过的剑。
剑锋变换,一刺一横,一劈一挑,一斩一截。
一股强横的剑道气势,以太渊为中心,缓缓蔓延而出。
朱洵站在一旁,只觉眼前仿若出现滔滔大河,河水奔腾汹涌,携着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又似置身于江南烟雨中,细密的雨丝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每一丝雨都裹挟着磅礴剑气。
而现实中,距离不远的鱼塘中的水竟然开始翻滚起来,似乎底下有那滚烫岩浆。
太渊手中木剑一指,那池水好似受到牵引,在半空中缓缓凝成一团水球。
水球约有人头大小,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五彩光芒,熠熠生辉,波光粼粼。仔细看去,水球之中,还有一枚拇指大小的红色小鱼,在这奇异的环境里,自顾自地欢快游荡,丝毫不知外界的风云变幻。
“哗!歘!”
剑式陡然一变,原本凝聚的水球轰然炸开,化作漫天水珠,如细密的雨露,悬于半空。
水珠在太渊的指挥下,快速又静谧的移动着,渐渐地,水珠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古篆形的“理”字,而那枚小红鱼,则在字体的笔画里,悠然自得地摆着尾巴,全然不知自己身处的奇妙之境。
无色透明的水,红色灵动的鱼。
一者静止半空,一者游曳其中。
动静之间,构成了一幅唯美又震撼的画卷。
良久,太渊收剑。
水和鱼复归其地,鱼塘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好似方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奇幻的梦境。
“这是《圣王剑法》中的【沧浪之水】。水无常形,这招能够给无常水性定下规矩,让其有序遵循。朱老先生,你看如何?”
朱洵抚掌大赞。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