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无聊的人物传记,而且主人公“秃鹫”直到最后死亡,也没能翻身成为理想中的大人物。
他死在了一个冬日里平平无奇的清晨,死因是中毒——那些内城区的人,当知道自己不要的剩饭会被这些“秃鹫”们捡去后,便故意在里面下了毒药。
至于原因……
就只是觉得好玩,仅此而已。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勉强可以归到社会学领域中,其中揭露了不少人性之恶。
《劣土之争》则是一本完全架空的历史小说,里面没有主角,又或者说人人都是主角。
那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来撰写,每当视角转移时,便意味着上一个“主角”已经在这场争斗中出局。
至于《红宝石的眼泪》就更加古怪了,里面许多桥段都是以孩童稚嫩朴素的语言描述,前期的风格像是童话故事一般,然而后期的描写手法却逐渐诡异了起来。
主人公“红宝石”并不是某种代称或者隐喻,而是真的一颗活的红宝石!
故事的开头,是它从一头狼首狮身的恶兽中爬出,见到了自己眼前那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世界。
在那里,它见到了会飞的天马、喷吐着糖果的大象、呆萌的大猫等等奇特、可爱的生物。
故事的最后,红宝石被自己的母亲分尸,卖给了它的七任丈夫,而那七位吞食了红宝石尸骨的恶兽,又因此怀上了红宝石的孩子……
这样的“童话”要是让小朋友听到,估计晚上都得做噩梦吧。
嗯……大朋友听了估计也会觉得相当炸裂。
陆鸣当初看这三本书的时候,虽然略微有些感触,但是还是有许多令他都感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有些桥段看起来跟书中的故事完全没有关系,可却跟书的整体风格十分融洽。
如今,陆鸣再回过头去细细品味那三本书,突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原来如此,都是隐晦的仪式……”
秃鹫是一种食腐生物,食物来源大多为其他动物狩猎进食后残剩的尸体,它们在整个生态链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同时也是生态循环的最后一环。
无论什么样的循环,首尾都极其重要,尤其是当没有替代品能够取代它们的位置时——秃鹫的死,会导致整个循环从末端开始崩塌。
当一个环境中最末端的清道夫遭到弑杀时,整个环境都会由低至高逐一遭到清算。
这不是简单的对人仪式,而是附带某种因果力量,能够对一个城邦乃至一个文明都造成重大影响和破坏的“因果仪式”。
毫无疑问,「秃鹫之死」已经超过了中阶仪式的范畴,哪怕在高阶仪式中,也是处于塔尖的位置。
如果以仪式学的眼光来看这三本书的话,那么「劣土之争」无疑是最容易理解的,难度也是这三个仪式中最简单的……
从前面介绍的书中的内容就能够明显看出,书中提到的背景与「苍白之森」那种“大逃杀式”的环境极其相似。
很显然,这个仪式能够创造出一个有着独特规则的“猎场”,也就是众多仪式种类中比较常见的“场地仪式”。
这也是陆鸣目前最为擅长的仪式类型。
他所布置过的「失序的迷宫城堡」就是最典型的场地仪式,而「罪蛇的审判」则属于因果仪式与场地仪式的结合。
“是巧合吗?”
陆鸣自言自语道。
他又无奈地摇头笑了笑,似乎是被自己的问题给蠢到了。
怎么可能会是巧合……
至于最后的「红宝石的眼泪」,哪怕是陆鸣也暂时没能参透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仪式,因为整本书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其中的隐喻,都充斥着一股子怪味儿,而且相当的诡异。
他只能隐约领悟到,这个仪式的效果之一,或许是能够“无限生殖”。
故事的结尾虽然戛然而止,但是陆鸣大致也能够猜到那没有写出来的后续。
——怀上了红宝石孩子的七头恶兽,将会生出新的红宝石,这也对应了故事的开头,红宝石从恶兽的腹中爬出。
陆鸣能够感觉到,这可能是这三个仪式中难度最高,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仪式。
“可是拿走是几个意思,真不怕我记不清内容,不对……就是要我记不清内容吗?”
陆鸣的表情有些古怪。
他也是现在才反应过来,虽然距离自己阅读那三本书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但是他的大脑依然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自动联想到书中的桥段与情节。
他所回忆起的内容并不是特别清晰,但却可以说得上是恰到好处的模糊,如果真的逐字逐句把内容摆在他面前,反而没有这样的效果。
这可能也是自己一直没有将那三本书往仪式学那方面联系上的原因……
陆鸣也已经猜出了陆离的意思。
等他能够布置这三个仪式后,应该就能知道陆离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讯息。
换句话说,陆离留给陆鸣的东西,就藏在这三个仪式中。
想到那三本没有作者署名的书籍,陆鸣就感觉一阵牙疼,搞不好那三本书就是陆离自己写的……
陆鸣细细回想,似乎也是在自己读完那三本书后不久,「锁心的代行赐福」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那三本书说不定就是陆离用来测试陆鸣是否具备仪式学的天赋,才专门为他所准备的。
就是这谜语人一般的行为,让陆鸣多少有点不爽。
但这同时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连你也觉得第十三区没救了吗?”
陆鸣呢喃道。
当阿萝娜从那名未知的高位者手中救下自己和张毅后,陆鸣就已经意识到,陆离远比他猜想中的要更加强大,他最少也是一位大仪式师,甚至……
有可能是布置过神降仪式的仪式师。
在走上了“命运”之道后,陆鸣回到第十三区,就仿佛已经深陷泥潭,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如果非要说有谁可以拯救第十三区,除了陆离之外,陆鸣便想不到其他人了。
可是没想到,陆离竟然提前跑路了!
说是跑路倒也不太准确,他更像是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第十三区在他眼中已经没有价值,所以选择了离开。
“可为什么留我在这里……”
陆鸣并没有怀疑陆离对自己的关心是假的,也不觉得对方是在逢场作戏。
他并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要说对人心的洞察,也远不如陆离。
但……陆鸣的直觉是这么告诉他的。
背负“命运”之人,不应该背叛自己的直觉。
那么只剩下一个答案了——
第十三区还有他没有完成的事情,而且只能由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