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面容稚嫩的自己,陆鸣一下子便反应过来。
——这是五年前,他第一次尝试「锁心的代行赐福」的时候!
这也与他前面所想起的过去对应上了,当初那道“灵光”正是他获得仪式不久后出现的。
他与眼前的这个自己,唯一的区别便是另一个他遵循了那道“直觉”。
陆鸣正以一种灵体的状态漂浮在半空中,俯视着另一个更加年幼的自己——五年前的他才十三岁,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还算是幼崽一枚。
“这感觉……好怪。”
陆鸣死死地盯着“小陆鸣”的一举一动,这种以第三人称视角看自身的机会,可真是太难得了。
后者显然并没有发现自己遭到了偷窥。
当然,他也不可能知道或是察觉,毕竟陆鸣此时并不是以“穿越”的形式进入另一条世界线,而仅仅只是“观测”。
众所周知,观测者不可也不能对所观测的世界进行任何的干涉。
——这是绝对的【禁忌】。
接下来,便是陆鸣非常熟悉的一幕。
小陆鸣将祭品逐一摆放到了祭坛中对应的位置上,随后站上了祭坛的中心。
噌——伴随着火柴划过磷片的声音响起,一小撮火苗在祭坛中闪烁出现。
下一刻,火苗迅速蔓延到了小陆鸣的身上,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扩散速度,吞没了他的全身。
然而,与陆鸣当时举行「锁心的代行赐福」不同的是,眼前的另一个自己,身上燃烧着的火焰在扩散的过程中,由原本的赤红色,渐变为了黑红……
竟然真的可以?!
“颜色”在神秘学中本身就有着象征意义,这条规律如果放在“司辰学”中则体现为,每一位【司辰】都有着与之对应的颜色。
而【赤】则是【锁心】的象征,正如【黑】是【贪月】的象征一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锁心的象征色是赤红,而非纯粹的红,因为【红】本身是【红夫人】所掌握的领域,而后者的象征色为【血红】……
而以上三位司辰都同样掌握着【欲望】的权柄,因此,在神秘学和仪式学领域中,【欲望】的象征色便介于【红】与【黑】之间,而【赤】本身便位于这个区间之内。
——这同时也与【锁心】是最强的【欲望之神】这一点相对应。
无论是【红夫人】还是【贪月】,祂们所掌握的【欲望】都不可避免地会朝某些特定方向偏移。
前者所掌控的欲望更趋于【色欲】和【食欲】。
后者对应的欲望更倾向【贪欲】。
唯有【锁心】在欲望这个领域上,其权柄是最为均衡且完整的分布。
而小陆鸣身上燃烧的黑红色火焰,应该介于【赤】与【黑】之间,但其更多倾向于【赤】的领域。
换个角度进行解读的话,他确实沟通上了【欲望之神】。
但这位神明要么不是锁心本尊,而是某位介于【锁心】与【贪月】之间的、在欲望领域有着不俗掌控力的神明……而据陆鸣所知,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神明,至少在这个时代没有。
要么,小陆鸣这场仪式指向的并非纯粹完整的【锁心】!
司辰……竟然真的有暗面?!
——这简直是颠覆陆鸣认知的现象!
陆鸣顿时瞪大了眼睛,在做出「质疑」这个选择时,他从来没有想过,另一个更为稚嫩的自己,竟然会为他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身为仪式师的陆鸣,他眼中所看到的并不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被篡改的仪式,他对神秘学天然有着极其敏锐地洞察力。
这个仪式背后,有着更重大的意义!
要知道,【司辰】所代表的便是世界规则,祂们的晋升和陨落都会对这个世界造成重大影响。
而如果【司辰】具有【暗面】,那从某种角度来说,便意味着这个世界……也有【暗面】!
“……竟然真的成功了,不可思议!”
画面中,小陆鸣也为自己的仪式能成功而感到诧异和兴奋。
他似乎从一开始便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并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此时的陆鸣对于仪式学的认知还相当浅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
这种任意篡改仪式的行为极其危险,尤其是这仪式本身与【司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说【锁心】是脾气最好的司辰,但是在成为祂的代行者之前,陆鸣是并不知道这一点的!
如果以陆鸣现在的行为模式,他反而不会做出这么大胆的举动。
哪怕他比那个时候掌握了更强大的力量,在仪式学的领域也更有建树。
仪式场中的祭品开始一件件被黑红色的火焰引导而焚烧起来,这点也与陆鸣当初不同。
他那个时候,仪式中的祭品都是以“自焚”的形式进行的献祭。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陆鸣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是的,他意识到了。
这个时候的他,远比现在的自己更加大胆,也更加“狂妄”,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那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是一种“大不了老子就重开”的心态。
正如前面所说,陆鸣非常了解自己,他也很清楚,这个时期的他,确实干得出来这种事,也的的确确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可……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心态发生了转变?
更令陆鸣感到有些背脊发凉的是,如果没有这场以“另一种选择”呈现出来的回忆,他或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心态前后的变化——这是极其不正常的事情。
要知道,他可是最善于剖析自身、挖掘自身以此来修补自身“漏洞”的一类人啊!
当最能察觉出问题的人,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时,便说明事情已经走向了失控。
“啊……好像是,那个时候。”
陆鸣的脑中回溯过自己经历的一切,在反复解析之后,终于察觉到了那个令自己在“行为模式”上发生变动的“节点”。
——正是当他觉醒了「掠夺者」词条的那一天开始,他的行事风格更倾向于位于【理性】的【谨慎】,而非趋于【感性】的【直觉】。
并且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令人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