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面对黄木询问,玉鼎也不隐瞒,却是点了点头,而后对着自己这个大徒弟道:“从你自人间转劫归来,有多少时日了?”
这个问题让黄木先是一愣,而后想了一下,方才回答道:“约莫有几百余年了。”
修真无岁月,对于动辄闭关便是几百年的修士来说,刻意去记忆时间并没有什么必要。
别看黄木在人间轮回多年,但是当他觉悟本源,回归本来面目之后,那些经历对于黄木而言无异于是沧海一粟。
“嗯,三百年了。”玉鼎凝视着黄木,出了一个确切的数字,而后话锋一转道:“当初你道心不稳,所以为师决定贬你真灵下凡,使你历尽红尘之苦,以便你能够重塑道心,如今你随大师伯归来,一路修行水到渠成,可曾有想过要回归本源?”
当年,玉鼎本来是已经萌生出了想要放黄木自由的想法,结果却遭到了对方拒绝。
在一番思索之后,玉鼎得到黄木自身同意,这才决定让这徒弟去轮回转生,想让他经历人间那“生老病死”的辗转之苦,以磨炼其向道之心。
不过黄木毕竟是先天灵根,他那黄中李本体轻易动不得,为此,玉鼎就特意去找镇元子求取了人参果,以此来作为黄木真灵投入轮回之后进入人间的寄托。
正因如此,这一次黄木归来,除了真灵觉醒了原本的记忆之外,其实并没有回归本体。
他如今的修为虽然是实打实的,却好似身外化身,并非是原本的黄中李之身。
玉鼎虽然操心着玄门的大小事情,却并没有忘记这个重点。
本来按照玉鼎一开始的想法,他是想等到黄木这尊化身触摸到混元瓶颈时,再相助对方将本体与之融合,如此一来,属于黄木的“三尸”之道将会水到渠成,这也有助于他真正跨入混元层次。
不过去了一趟万寿山,在和镇元子谈论了有关于悉达多成佛的事情之后,玉鼎也是一下子联想到了自己徒弟身上。
悉达多能有今日成就,除因缘际会之外,一方面也是和他前身红云多年积累有关。
上古之时,红云遭劫,因为无可避免,最终导致肉身被毁,险些魂飞魄散,后来经过镇元子多方奔走,又有圣人出手,这才最终保下了他的生机。
生机虽然得以保全,可那一劫却使得红云失去了先天神体,最终究竟是存留了一些法力在神魂深处。
这股力量在红云没有凝聚肉身的情况下,一直都被他积蓄着,哪怕在玉鼎建议之后,红云选择去轮回投胎,这些力量也一直紧紧相随。
直到悉达多一念觉悟,一下子就引动了自己的积累,如此厚积薄发,才能让他跨越层层瓶颈。
玉鼎不知道黄木是否也动过这样的念头,此时便索性询问起他的意思来。
“这……”面对玉鼎的询问,黄木想了一下,却是对着玉鼎摇了摇头,“弟子虽然也很想早日突破,但是弟子更加谨记师尊的教诲,知道不能好高骛远,如今弟子得以重新修炼,却是应该稳扎稳打,先把基础打好,未来将本源合一才能够事半功倍!”
玉鼎听完黄木的回答,却是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这个大徒弟是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啊!
同样的询问,如果是换作之前的黄木,恐怕自己只要一提出来,他就会立即答应,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经过深思熟虑,更不会去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很好,看来你这一趟人间是真的没有白走!”玉鼎一脸欣慰地看着黄木,随即就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黄木的肩膀,以此来勉励他要好好守住这样的好心态。
“嘶……是,弟子一定会的!”黄木被玉鼎拍的呲牙咧嘴,一边还堆出笑脸。
玉鼎看他一副活宝的样子,却是笑着摇摇头,然后伸手一翻,手上就多出了一颗金丹,“这是你师伯祖炼制的丹药,便给你了。”
其实,玉鼎一般是不主张过多服用丹药的,但是考虑到黄木毕竟是转世重修,所以便不会太过担忧,更何况这颗金丹是太上老君炼出来的,品质自然是不用说,更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弟子多谢师尊!”黄木没想到玉鼎去一趟天庭还会给自己带丹药回来,此时看着那圆陀陀的金丹,却是露出了由衷的笑脸。
“好了,去吧,记得好好修炼!”玉鼎对黄木挥了挥手,又道:“另外,丹药纵使再好,到底也是外物,你只能在适当的时候服用,却是不能现在就吃,知道吗?”
“师尊你就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黄木的声音刚刚响起,但是他人却已经消失在了风里。
玉鼎无奈地直摇头,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如今的黄木,比起当年来说,已经是好上太多了,既然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玉鼎也不着急。
凡事过犹不及,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干预会起到“矫枉过正”的效果,所以就选择在合适的时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师尊对大师兄可真是好啊……”
就在这时候,绝风缓缓走上山来,看到玉鼎,不慌不忙地先行了礼,然后又道:“不过师尊放心,弟子可不是嫉妒大师兄,就是感慨一下!”
如果说一开始玉鼎确实是没有放在心上的话,那么伴随着绝风这么一说,倒是容不得他不认真对待了。
“你大师兄早年间历经了一番磨难,这也导致了他心智不坚,以至于蹉跎多年,为师也很是烦恼,最终只能送他下轮回。而后他在人间轮回多次,方才得以回归仙道,所以如今为师自然要尽职尽责。”
玉鼎先是思索了一下,然后给绝风进行了解释。
在表明自己并非是偏袒黄木之后,玉鼎看绝风只是微笑不语,便又道:“你也别说为师偏心你大师兄,我既给了他好处,又岂会落下你的?”
说着,玉鼎便又取出了一只小瓷瓶,“这其中的丹药虽然比不得你师伯祖炼制,但胜在数量多,便给你了,可别再觉得为师偏心!”
如此说罢,玉鼎反手又挥出一道灵光,却是将同样的丹药往灌江口送了一份。
他立志于要做个端水大师,那自然是要一碗水端平,大徒弟给了,小徒弟也给了,夹在中间的杨戬又岂能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