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道兄不必惊慌,须知一切冥冥自有天意啊!”准提微笑着说道。
“是是是……”镇元子除了附和,也找不到别的话可以回答。
又扯了几句之后,准提看着镇元子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不着急,只是召来白莲童子,让其护送镇元子离开极乐。
其实以镇元子的修为,他横渡天外天自然不会有什么风险。
可是准提却偏偏要让自己的童子一路相送,这看似是作为主人家的好客,其中是否有什么深意却也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镇元子一路上都在思考着悉达多以及佛门对自己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至于自己是怎么离开极乐世界的都有些记不清楚。
反正等到回过神来,原本护送他出来的白莲童子已经行礼离去,镇元子自己也已经回到了洪荒之内。
“当真是不该来的呀!”镇元子回望了一眼天外天的方向,心中后悔不已。
原本以为只是会面临对方的招揽,自己只要谨守道心,任凭准提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他都岿然不动,对方也不可能强行度化他入佛门吧?
结果确实是没有强行度化,但是准提所带来的不安感却席卷了镇元子,让他大为后悔。
镇元子心中打定主意,不论佛门要怎么向神州之地传法,这件事情他都不会去搭理。
等回到万寿山之后,他直接他就直接封闭整个五庄观,如此闭门谢客,管他是佛门中人,还是三教之仙,总之一概都不搭理。
就这样,他就不信还有人能够找上门来!
镇元子心中自信满满,却忽略了一句话,常言道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
很多事情正是早已前定,事到临头,是躲也躲不过,避也避不开。
不过佛门传经毕竟不是迫在眉睫,至少镇元子回到万寿山之后,也确实有好一阵子都无人登门拜访。
这让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的镇元子心中稍定,而后更是坚决将“闭门谢客”这一计划执行到底。
佛门这边没有继续派人过来,并不是准提已经放弃了要让镇元子为自己所用。
而是相比起拉拢镇元子为佛门传经造势,佛门如今却是有了更为要紧的“头等大事”!
当初慈航与文殊、普贤三人因为因果牵连,都选择以轮回转身的方式下降凡尘。
如今已过多年,他们也已轮回数世,确是到了该归入佛门的时候了。
“善哉善哉,莲花初开,因缘成熟,合该归位!”准提端坐在七宝莲台之上,此时面露微笑,合掌赞叹道。
大须弥山上,悉达多所化之释尊如来本来正在对众说法,结果却突然停下讲法。
须弥山上的众僧不解其意,不明白这位世尊为何会突然停止说法,便纷纷抬眼望去。
然而未等众僧开言发问,如来便说道:“东土红光漫天,隐约有莲花妙相生于其中,想来是与我佛门有缘之人即将诞生出世,贫僧如今共为教主,自然该前往接引!”
悉达多从自己的老师燃灯手中接过佛门教主之位,时间虽然不长,但因为背后有着来自于准提佛母的支持。
西方弟子一方面对于这位能够以凡人之身觉悟的佛陀抱有极大的崇敬,又因为圣人的命令,对其自然无不遵从。
如今一听如来这话,众僧心中的疑惑一下子得到解开,纷纷合掌赞叹,念诵佛号不止。
而如来在做出吩咐之后,随即便放出一缕神念,却是化身下凡,去寻找那与佛门有缘之人了。
却说西方大地上王国林立,其中有一国名为兴林国,国王名为妙庄王,本是个斋僧好道之人,对于西方教法也是一向信奉。
只是近年兴林国兵祸不断,妙庄王时常带领百官祭祀西方众佛子,希望可以得到神佛庇佑,以至于百战百胜。
可他却不知,三界分流后,神佛本来就不能无端干涉人间之事,况且佛门以慈悲立教,更不会相助无名。
在几次祭祀都没有得到回应之后,这位妙庄王面对无动于衷的佛门,却是怀恨在心,于是下令驱赶国中所有僧人,并将佛寺拆毁,佛门经典也全都付之一炬。
转眼间,已是数十载过后,妙庄王虽然稳坐龙椅,可是膝下却只有三位皇女,而那最小的三女儿却是与众不同,不仅生来就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气息,且性情也不同于自己的两位姐姐,不仅对于自己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没有眷恋与自得,反倒是时常出宫去救助国中百姓,久而久之,在民间的声望却是愈发水涨船高。
正当妙庄王感叹自己王位无人继承,却又无可奈何之时,兴林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日,妙善三公主却是如往日一般带着宫女与侍从出宫游玩,结果却被一个游方僧人当众拦下,请求布施。
因为妙庄王讨厌佛门之人,所以兴林国也是许久没有僧人出现了。
妙善知道这个缘故,也曾劝解过妙庄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今看到有僧人在自己国中出现,惊慌之余当即吩咐手下给了这位僧人一些食物,却不想得到了对方还以一段经文。
也正是得了这一段经文之后,妙善回宫后便觉得心绪不宁,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阵阵梵音。
一日正午小憩之时,妙善只觉得神魂飘飘,不知不觉便闯入了一座祥云缭绕的灵山福地。
正当妙善疑惑之际,只见金光乍现,而后一朵莲花凭空生出,莲台之上,一尊丈六金身伫立,却是面带慈悲,正与妙善早年间听闻的西方佛陀很是相似。
见到这佛陀金身,妙善自然大惊,而后连忙参拜。
而至尊佛陀金身自然就是如来神念所化,此次引妙善入梦,也是为了点化这位慈航转世之身!
先前如来来至兴林国,只见浊气冲天,但却难掩其中灵光,便知道这里就是当初三大士之一的慈航转生之地。
于是如来神念便幻化成了一个游方僧人,前去向妙善讨要布施,如此既是试一试她的品性,同时也是在与之结缘。
妙善也果然不负所望,确实是慈悲心重,明知自己父王禁佛,却还是愿意偷偷给予布施,如此一来,她与佛门之间的因果进一步加深,方才有了如来今日梦中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