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说服王用汲(1/2)

王远听后眼睛一眯,仔细思索了起来,疑惑的问道:“就是胡总督再三邀请的那人,而且在总督府也是放荡不羁?”

“对!”王用汲肯定的点头。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刚峰兄若是知道这个办法,恐怕早就开始借粮改桑了。”

王用汲也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无妨,徐文长是和谭纶一块过来的,谭纶前些日子,应该去海南将海瑞的家眷也接来了。

算算日子,也就是明后天到达了,接下来刚峰兄推行也能方便些!”

王远听后猛然松了口气,还好海瑞的家卷还没到,否则真叫他们搞成了,严党还怎么倒?

在王远思考的时候,王用汲又突然问道:“景行,你先前提到这个,是有什么事情吗?”

王远立刻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哈哈,其实我也想到了个好办法,刚峰兄那边正按我的办法推行呢,我就想着来你这边也告诉一句,没想到你这边,也有了解决的方案。”

王用汲听到王远这样说,立刻就来了兴趣问道:“哦,景行你有什么计谋,不若说来给我听听,说不定可以双管齐下。”

王远笑着点了点头,暗道一声:上钩了。

于是王远立刻侃侃而谈:“之前我也想过,百姓不愿意改稻为桑的原因有很多,担心你们这种主官离开是其中一个,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未知。”

“未知?”王用汲疑惑地重复了一句。

“没错,就是未知。人们最恐惧的就是未知的东西,就说说从古至今有那么多次改革,很多都是能增强国力的。

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阻止呢?除了被伤害到利益的人群之外,最大的阻碍就是人们对他的未知。

在没有行使之前,永远不知道走的这条路,是对是错。

虽然我们都知道,当地的收益肯定比稻田的收益高,但是百姓们不知道呀,他们没见过桑地的产量,也没见过生丝卖钱的收益。

所以他们会迟疑,会恐惧。

之所以你将家属接过来,立刻具有百姓开始借粮改桑,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桑地的收益更高,而是因为他们相信你。

相信你这个青天不会害他们,他们也愿意为此赌一把。更重要的也就是不想让你为难!百姓这个群体,都是善良的啊!”

王用汲听后沉思了起来,随后点了点头说道:“对,先前你没说我也没意识到,如今仔细想想,百姓们的确是因为相信我,才愿意按我说的去做。

那我竟然不能叫他们失望,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出任何差池,否则我便是对不起他们的信任了。

对了,景行,你跟刚峰兄提的建议是什么?难不成和这个有关?”

王远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立马继续说道:“没错,百姓信任我们,但我们也不能仗着信任随意而为,更多的为百姓着想才是应该做的。

而我和刚峰兄所提的计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百姓们不愿改成桑田,也就是因为未知,那么既然是未知的东西,我们让百姓知道,不就可以了吗?”

“如何让他们知道?”王用汲此刻已经陷入王远的话语,立刻开始追问了起来。

“这个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一批人率先做出来,百姓们自然能看得见。

我们可以让县衙来做这个领头羊,县衙出头买几块土地,或者去开荒改成桑地。

到时候肯定会需要大量的人手,县衙肯定不可能,亲自去开垦荒地、种植桑树。

这个事情到时候,也就需要百姓们出力了,而百姓们帮忙做事,不仅可以得到报酬,而且也可以亲眼看看,这些桑田的收益究竟如何。

等他们亲眼看到了收益,那么自然便会主动的去改稻为桑。如此岂非让县衙直接推动更好。

而且这个计谋,更妥贴的地方在于,如今建德县刚经历了水灾,很多百姓的粮食已经不够了。

想要等到他们自己种出粮食,至少还要大半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百姓们青黄不接,没有口粮的时候。

就一直都需要朝廷赈灾,与其让朝廷的钱粮用于赈灾,不如让这些钱粮变成,雇佣百姓的工钱,给百姓也能谋一份活计。

这样的水灾的后患过去,建德县不仅解决了改稻为桑民心难聚的问题,而且也让咱们县衙多了一块桑田。

届时这些桑田,不管是由咱们县衙直接管理,还是卖给其他的商人。也都是一份收入不是?”

王远这循循善诱,语气中还带着诱惑。王用汲听了也是连连点头,最后在王远说完后,一竖大拇指就说道:

“景行,我看可行。待会儿我便下令,不强制让那些百姓借粮改桑,而是多招些受灾的百姓,让他们前往边上的荒山开垦。”

王远听后点了点头,不过担心王用汲想到他的真实用意,连忙又再次解释:

“当然现在已经开始的借粮改桑,也不能随意停下,否则这般朝令夕改,让那些百姓如何信任官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