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这位老辣的宰相,向兵部尚书钱栋递去了一个微妙的眼神。
那眼神如同夜幕下的一抹幽光,包含了深沉的算计,又隐藏着不易言说的默契。
钱栋同样是个精明且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员,几乎是本能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
他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王甫的意图。
而此刻正是他向太子示好,稳固自己地位的关键时刻,肯定不能轻易放过。
于是钱栋面带微笑,步履轻盈地向前迈出几步,声音中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敬仰与热情。
“太子殿下此行西部,真可谓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他不仅迅速适应了边陲的艰苦环境,更以出色的能力和头脑指挥若定,使得战局迅速明朗,真乃我大九州之栋梁也!”
这番话既是对太子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太子领导能力的赞美,更巧妙地融入了对太子未来执政能力的期待。
钱栋的话语间充满了对太子的敬仰与拥戴,让人听了,即便是心中有所保留,也不得不为太子的出色表现而感到敬佩。
而王甫,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尤其是九州皇的反应。
只见九州皇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平和。
对于钱栋的这番言辞,他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悦,反而微微点头,仿佛是在对太子的表现表示认可。
眼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王甫轻轻站直了身子,双手自然而然地拱起,脸上挂着一抹温和而诚挚的笑容。
“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为了国家与百姓的福祉,毅然决然地前往西部领兵,这份精神实在让人心生敬佩。”
“陛下当初的决定,让太子担此重任,真可谓是英明至极。”
“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引领方向,又有太子这样的青年才俊在外守护。”
“我们九州的未来,怎能不繁荣昌盛,百姓怎能不安居乐业呢?”
王甫的话语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不刺眼,让人听了心生舒适。
他的话里既有对太子为国为民精神的赞美,也有对九州皇英明决策的颂扬,更有对九州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
这番话说完,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热烈。
众大臣纷纷点头附和,有的大臣甚至露出了敬佩的神色,整个朝堂仿佛被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所笼罩。
九州皇目光炯炯的看向王甫,嘴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
就在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划破了朝堂的宁静。
那是二皇子,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和不满。
“荒谬!这次平定西部动荡,明明是李青书和青云公主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今,为何功劳都归到了太子和冯寒衣头上?”
“青云公主和异兽厮杀差点没醒过来,太子他又做了什么?!”
“这不是颠倒黑白吗?简直太荒唐了!”
二皇子的话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吹散了朝堂上的和谐气氛。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则低头沉思,显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震住了。
王甫和钱栋也是一愣,他们没想到二皇子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直接质疑太子和冯寒衣的功绩。
九州皇的脸色微沉,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二皇子。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望向九州皇,见他面上的笑意淡去,转而换上了几分严肃,心里便明白了几分......
二皇子这番言论,显然是触了九州皇的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