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禁军中的都头,也算是实领几十号“精兵”的军官,就这样被赵子称一招制敌了,这武艺,说是一路上手刃了十几个贼人,应该是不假的。
赵子称见对方揉腿服气了,这才丢下木棍,拍了拍手上的泥浆,随口叹道:“宝剑藏匣中,当息天下兵。奈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这几句话,却不是他写的,早在好几十年前,欧阳修就写了。
欧阳修的原文,说的是“可息天下兵”,但显然那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事实上根本做不到。此后六七十年,大宋仍然被辽、夏压着。所以赵子称此刻感慨,把“可”字改成了“当”,从理应如此变成了期望将来能做到。
梁师成好文,又以苏轼之子自居。欧阳修是苏轼的座师,也是更早一辈的文坛领袖,当年苏轼参加科举就是欧阳修取中的。
赵子称一剑秒了一个对手后,又随口吟诵如此应景的祖师爷诗作,并且随口更改其中一二字,使之贴合当今,梁师成顿时就对他高看了好几眼。
梁师成心中不由暗忖:“能文能武,是个人才,难怪如此桀骜不驯,又敢针砭时弊、直言不讳。年轻人若是不气盛,还算是年轻人么
他又出身宗室,这样刚直不阿,反而是件好事,说明他胸中并无城府。若是一个满肚子明哲保身钻营之心的,所图者大,反而不好任用。”
梁师成当即换了一副嘴脸,故作豁达道:“适才相戏耳,果然是文武双全,区区石纲延误,就不必再提了。朱勔能破格重用你,倒也算他眼光好。”
赵子称见好就收,口称不敢。
梁师成拍了拍他肩膀,又语重心长道:“不过,修这艮岳,是否靡费,石纲是否该当,却不是你能品评的,以后还是收敛些好。若有别的见解,可以好好说,不要一味愤懑。”
人都有爱才之心,梁师成好文学,又欺赵子称年少没城府,觉得他好掌握,才跟他说这些摆老资格的话。
有些时候,上了年纪的老资格,就喜欢在晚辈才俊面前卖弄自己的人生经验丰富,这也是很正常的,哪怕那个年轻人非亲非故。
赵子称深知这种心理。刚才他也一直在琢磨如何应对今日的局面,如何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并且最好能帮助自己摆脱朱勔,所以他才摆出刚才那副一心为国为民、不在乎个人得失的锐意之状。
因为要是自己表现得很有城府,最后却流露出想借助梁师成摆脱朱勔控制的样子,那梁师成肯定会觉得他是一个狡诈不忠之徒。
但如果自己一开始就表露出就事论事、胸无城府的样子,自己最后想摆脱朱勔,那就成了“仗义执言,本来就看不惯石纲搜刮民脂民膏,本来就是被迫卷进去,从没想给朱勔做过事”。
赵子称之前在朱勔面前表现得很明哲保身,见到梁师成之后又显得鲁莽锐意,看似性格截然相反,目的却是一致的。
所以面对梁师成的说教,赵子称立刻借机推销自己刚刚想到的一个点子:
“请相公明鉴,学生从不敢置喙天子修园子,修园,崇道,也都是为了天下安定,让无知百姓理解陛下的天命是何等辉煌、因此所创的奇观盛况,也能远迈前代。
但学生以为,在办成同样事情的情况下,若能俭省开支,少用民力,方才是善政中的善政。学生世居江南,深知各地有多少贼寇因石纲而起,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学生不敢妄言为民请命,但如果能鼓动天下能工巧匠群策群力,想一些手段降低营造假山的费,减少从江南千里运输巨石的数量。同时确保艮岳依然能如期完工,甚至更早完工,岂不美哉”
梁师成听了,眼神微微一亮,然后又是一眯:“陛下修艮岳,为的是与神仙交游,岂可吝惜财物!若是用些手段,让艮岳群山形似而神不似,断不可为!”
赵子称却坚持请命,还果断点破了其中一个关键:“相公固然一片赤诚,但学生今日进城,便见到国师林灵素被罢黜。天下苦道久矣,陛下仁爱,说不定会因此主动减少开支呢
陛下是否会生出此心,不是人臣该揣测的。但身为臣子,只能是尽量为君父分忧……”
赵子称还有半句话,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皇帝可以不想省钱,不想加速完工。
但如果皇帝这么想了,
省钱的技术,或者是造假的假山的技术,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这个推销语,在后世是非常好用的。哪怕是游戏里卖挂的,都会先开挂杀正常玩家几遍,然后推销:“兄弟,知道你人品好,不开挂。挂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你有了挂之后,再遇到我这种开挂的人渣,你就可以以直报怨,把我反杀。”
包括推销核弹的人,也都是这么说的。
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有了之后,你说话才硬气。
给皇帝造工程,确实不能图省钱,但万一皇帝自己都想省钱了呢先准备一下、了解一下总没坏处。
饶是梁师成这样的老奸巨猾之辈,同样顶不住这样千年精髓沉淀的推销语录。
罢了,了解一下总没坏处吧咱又不主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