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和李俊也听不懂这些地理,他们根本没去过浙西,最后听小侯爷的结论,那就是该去天目山区和黄山山区那些穷山恶水的州府暗访。
赵子称最终实际划下来的圈子,正是以睦州为圆心,旁边又捎带着圈进去两三个州府,然后还分拨给林冲、李俊各二十个精细细作,让他们自去行事。
还安抚林冲等人不用太着急,哪怕一两个月甚至更久能打探出当地拜火贼的动静,也足够了。
临走之前,赵子称还叮嘱林冲:“若论武艺和忠义,我自然更放心你。但要说江湖阅历、随机应变,你却不如李俊。所以具体行事、随机应变以他为主,你不用事必躬亲。”
林冲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小心谨慎地记下了这个原则。
……
林冲和李俊领命去打探后,赵子称这边,暂时把精力重新投放到民政和备战工作中去,日常也去视察一下杨志和鲁达练兵。
再有空闲,他自己也勤练武艺不辍,就当是劳逸结合,文武搭配,换换脑子。
整个四月份,赵子称初步筛选了一下,把苏州这边,跟朱勔有仇的、此前已经被石纲祸害得挺惨、绝不可能跟朱勔和解原谅的富户、士绅,都罗列了出来。
然后找机会一一谈心,做思想工作,拉拢。
这些富户士绅原本也对官府和朝廷极为不信任了,属于是“真要有贼人打过来,他们肯定希望立刻从贼,只求卖了朱勔”,如果赵子称不提前做思想工作拉拢,这些人到了战时都会变成内部的不安因素。
所以赵子称跟他们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主要谈几点:首先就是强调,自己和朱勔其实不是一路人。而这些人也都跟朱勔有仇,所以哪怕赵子称打开天窗说这些亮话,也不怕他们提前去告密。
这对他们没好处,他们也抓不到证据,赵子称的话都是私聊时说的,空口无凭。
除此之外,赵子称就是劝说他们“希望诸位今年能在朝廷正税、支移、和买、和籴诸般事务上,配合本县,若是遇到紧急征调差遣,也希望大家配合”。
这种空口无凭的要求,当然不会直接赢得士绅们的配合,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抗拒。
如果是那种类似《大明1566》的勾心斗角官场世界,这里面的博弈起码能水好几集剧情。不过赵子称对付这些人,却有更加快刀斩乱麻的法子。
他也不跟他们废话太多,只强调一点:只要在这些方面配合本县的,本县保证将来在石纲问题上,竭力保护你们。
赵子称的办法是抓大放小,其他各般正税苛捐杂税的危害,加起来都没石纲大。只要自己能在石纲问题上保住他们,就能换取他们在其他方面全力配合。
不过,大家显然直到此刻还并不相信他。
石纲那么大的事儿,朱勔想搜刮谁就搜刮谁,你区区一个新上任两个月的姑苏知县能做什么
赵子称倒也不急,只是先在那些他要拉拢的仇朱富户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他私下不留证据地对这些人说:
“本官体察民情,知道江南再这样下去,必然会有人反抗石纲,因此本官欲不顾仕途前程,拼死上奏请官家废止石纲!
本官也不能保证成事,但希望诸位跟我做一个约定,如若哪天我真的公然冒死上书,希望诸位乡贤能在其他本地政务方面配合我,不知可否”
那些仇朱的本地士绅豪门听到赵子称的表态时,第一反应尽皆愕然。
赵县君居然敢硬扛朱勔!
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各人也不好表现得独无仗义之心。
于是几乎所有人,私下里都是不约而同表示:若是县君能倡如此大义,我等也当毁家纾难,支持县君。
反正在赵子称兑现这个诺言、公开上书死谏之前,他们又不用承担任何义务,他们也基本上不相信赵子称会这么干。
赵子称也知道,就算将来自己冒死进谏了,这些人也有可能临阵退缩打折扣的,但不管怎么说,先暗中串联把这些人心凝聚起来再说,实际上能凝多少算多少。
赵子称这边,笼络本地豪门士绅、混脸熟掌握人心、操持日常民政,很快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时间转眼来到宣和二年的五月中、下旬,林冲和李俊也先后从睦州等地回来,还给赵子称送来了不少有价值的消息。
李俊为人精细,又擅长以江湖人士身份厮混,似乎成功混到了方腊手下一些外围组织当中,打探到了睦州、婺州两地,似乎果然有拜火贼正在山中聚集,准备闹事。
只不过他们现在还做得比较隐秘,而且很多人马是跟寻常山贼、矿贼混杂,难以分辨。
但不管怎么说,李俊确认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贼人确实有用拜火的邪信互相窜连、组织,这就跟普通山贼性质完全不同了。
得到关键信息后,赵子称又大致梳理了一遍,确认方腊肯定回不了头之后,便决定正式加速自己的计划。
“我过几日就会去找魏通判,跟他密谈上奏弹劾的事情。我希望你们这儿帮我做一件事情:等我和魏通判的弹劾奏章送上去之后,你们就尽快把我弹劾了朱勔的消息散播到婺州、睦州的拜火贼当中。
然后再捕风捉影地强调,说我赵子称虽然官职低微,但却是宋室宗亲,而且是很得官家宠的远房侄儿,官家对我印象很好、很提携,所以我才能在短短数月之内,连升姑苏县丞、知县。
因此虽然我的官很小,但我的上奏却非常受官家重视,官家很快就会废掉应奉局。所以,凡是反对朱勔之人,都该再忍忍,悬崖勒马,只要再熬上最多一年半载,就不用兴刀兵造杀孽了。”
林冲和李俊心领神会,表示到时候便依计而行。
至少林冲是自以为心领神会了,而李俊则想得更多,背地里也忍不住微微倒抽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