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妙玉是没打算告状的,毕竟那人和侯爷相识。
可现在看到侯爷似乎也不怎么待见他,便将那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真是岂有此理。”
常威知道,这厮当时肯定是怀疑自己藏在寺中,所以才不惜冲撞进去大闹。
一介毫无官身的商人,竟然敢在一等侯面前如此,真是胆大包天,一个大不敬是跑不了的。
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这些人是真的要狗急跳墙了。
常威微一沉吟的道:“妙玉师父,我这里有个秘密想单独告诉你。”
妙玉原本以为他要将施天德叫过来,然后当面严惩一番。
但听了这话,却是心中一喜,也迅速会意,连忙让两个丫鬟退下。
常威这才低声道:“其实,我本来在下山的第二天就能赶回的,但突然得知扬州有人来这里找我,可我暂时又不想见他们,所以便故意避开。”
妙玉顿时有些疑惑:“你是堂堂侯爷,他只是一介商人,不想见他,让他自行离开便是,何须还要侯爷去避开他,他有那么大的派头?”
常威解释道:“若只是这个商人,自然不用这般费事,可这厮是扬州官场派来传话的人,身后是一众达官显贵。”
“我的人抓了他们的人,还扣留了他们偷运的十万引盐,这一旦惊动朝廷,他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急了,想让我通融通融。”
妙玉不愧是出自仕宦之家,迅速想明白了其中原由,眼睛一亮的道:“可侯爷不但不想通融,还想惩治这些贪官污吏,所以就是要惊动朝廷,好让朝廷下旨将他们一网打尽。”
常威点点头,赞道:“妙玉师父果然冰雪聪明。”
随即又认真的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千万不可向任何人透露,特别是你们寺中住持,她说不定为了银子,暗中就将这个消息卖出去了。”
妙玉心中对侯爷能将这样的秘密告诉自己而感到欢喜,所以连忙保证道:“侯爷放心,我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
当然,即使她向其他人透露,常威也会第一时间知道,也能够及时补救。
“所以,暂时不便为了一时之气去动他,免得打草惊蛇。”
妙玉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常威又笑道:“而接下来,我还会在此停留些时日,以等候消息。”
听了这话,妙玉心中更是高兴了,不由觉得那厮也没那么讨厌。
因为若不是他的到来,侯爷恐怕已经离开了。
想到什么,妙玉又好奇的问道:“他头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是他自己摔的,可不关我的事。”说着的同时,常威便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下。
妙玉顿时掩嘴轻笑:“没想到侯爷竟如此风趣,你分明是算到他不敢坐轿,只能自己一步步爬上来,才故意给他一个教训吧。”
常威轻笑一声:“果然瞒不过你,不过这也是想多拖点时间罢了,他的事,可不是撞破点头皮就能解决的。”
妙玉笑道:“这就当作他冲撞蟠香寺的惩罚吧。”
不知不觉,一杯茶饮完,常威又示意道::“妙玉师父,再给我斟上一杯吧。”
妙玉一怔,反问道:“侯爷不记得自己上次说过的话了?”
常威笑道:“当然记得: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
“既如此,那侯爷还让我斟上第二杯?”
常威道:“今晚我不止要饮第二杯,还要饮第三杯,彻底当一回饮牛饮驴了,就当是食言的赔罪吧。”
被这般重视,妙玉心中甚是欢喜,连忙道:“既是有因,自然不算食言,也就不用赔罪。”
刚说完,却又心头一动,便道:“不如拿一件礼物赔我。”
常威打趣道:“那这是要赔罪,还是不用赔罪呢?”
“赔罪要赔,只是不用罚。”妙玉狡黠的道。
常威笑道:“等闲之物,恐怕入不了妙玉师父的法眼。”
妙玉本想说,只要是你拿出的东西,我不在乎贵贱,但还是道:“不如先拿出来瞧瞧。”
常威想了一下,解下腰间的玉佩,双手奉上。
妙玉小心接过,纤指不小心触碰了一下常威的手掌,顿时如一道电光从指尖传遍全身,心头一颤的同时,脸颊也不由泛起一抹嫣红。
只是在夜晚,看不清罢了。
当然,这是对普通人而言,常威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妙玉细细的打量了一下手中的玉佩,一眼看出是用和田玉做的,做工精细,是一块比较不错的玉佩。
不过,就如她所说的一样,她本身也不会在乎东西的价值,只要是侯爷送的就行。
她将玉佩小心收起,然后笑道:“我送侯爷一个杯作为回礼吧。”
说着的同时,直接拿起一旁的一只上大、下小,成斗状的翠绿方杯,然后双手递送到常威面前。
常威小心接过,认真的打量了一番,感叹道:“你这杯子,可比我那玉佩贵重多了。”
妙玉笑道:“咱们二人之间是交心,若论贵重,那就俗了。”
“哈哈……妙玉师父言之有理,既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说罢,常威也毫不犹豫的收下了此杯。
妙玉脸颊泛起一抹红润,因为这是她自己较为常用的杯子,之前碰都不让外人轻易碰一下,更别说送人了。
可今天,却毫不犹豫的送了出去,甚至刚才还担心被推辞。
见侯爷收下,心里还不由自主的有些窃喜。
两人又对月邀谈起来,无意间,妙玉谈到了自己精通琴艺。
常威笑道:“我倒是也略通音律,但对这些乐器并不擅长,就缺一个这样的知己呢。”
“哦?是吗?”妙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瞬间来了兴致,并问道:“难道侯爷是会做曲子不成?”
“正是。”常威也毫不隐瞒。
“侯爷连日来尝了我的茶,可否也让我品鉴一番侯爷作的曲子?”妙玉笑问道。
“自然没问题。”沉吟了一下,常威指了指天上的月亮道:“今晚月光不错,那就先来一首和月有关的吧。”
“好,那我洗耳恭听。”
常威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然后开始清唱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妙玉瞬间眼睛一亮,没想到以武出身的侯爷,唱起曲子竟这般好听。
音色和煦,悦耳动听。
而这对精通诗词的她来说,自然对曲子的词并不陌生,此乃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想到,竟然能改成曲子。
更让她震惊的是,这曲子的唱法,竟从未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