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常威心里很清楚,贾府的事,自己不掺和是最明智的选择。
可作为男人,虽然已经得到了李纨和王熙凤所带来的好处,但不能就此撒手不管了。
不然的话,恐怕就连可卿都不会答应。
何况,还有迎春和探春的情分在。
所以,他向承平帝求情,将贾母行先放出来。
因为他从大夫的口中得知,这老太太应该是活不长了。
而她好歹是国公夫人,又一把年纪了,临了还是多少给她留点体面。
承平帝觉得也有道理,便下令将贾母放了出来。
不过,宁荣二府已经被朝廷收回了,常威便将她安置在薛姨妈那里,毕竟是亲戚,也好有个照应。
薛姨妈自然不会推辞,只是心里感慨万千,幸亏当初没有答应姐姐,将宝丫头嫁给宝玉,不然的话,宝丫头这一生岂不是要毁了?
而贾府其他女眷,常威却不好现在就开口将她们直接放出来,毕竟刚抓进去的。
虽然如此,但有他的关照,那些衙役也不敢为难她们,而且膳食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
不过,由于有承平帝的特别关照,刑部和锦衣卫不敢怠慢,案子审理得很快。
半个月后,各项罪名便查清了,就连贾珍逼死其女的那家人也被找了出来。
可见,贾府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承平帝的暗中监视中,就待必要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如此看来,常威感觉自己和王熙凤、李纨之间的事情,说不定已经被他知道了。
虽然有此猜想,但常威也没有丝毫担心,毕竟这种事除了有些败坏名声之外,也算不得多大的事。
至于贾赦的勾当,就查得更清楚,平安州的一些官员也被一网打尽。
最终,贾赦、贾珍和贾蓉被判斩立决,贾琏则被判了流放。
之所以贾琏比贾蓉判得轻多了,自然是常威的功劳。
毕竟,他当初答应过对方,只要贾琏不干涉自己和王熙凤之间的事,以后遭了难,自己就会全力施救。
人要言而有信,何况在王熙凤一事上,自己也确认有些对不住人家,在这种时候帮衬一把也理所应当。
而且,贾琏的本性并不坏,也值得一救。
虽然如此,但大房的爵位直接被除了,家产也全部被没收。
至于贾政和其他小辈,因为牵扯不深,在常威的求情下,都得到了轻判,一年半载就能出来了。
而一应女眷,在常威的求情下,都得到了宽恕,全部释放。
只是,她们的小厮、丫鬟全部遣散,一应家产都被没收,以后只能各谋生路了。
消息传来,贾母嚎啕大哭,当晚就闭上了眼睛。
贾政悲痛欲绝,也后悔不迭,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将心思放在家中俗务和子侄的管教上,以致兄长和侄子、侄孙犯了那么大的错而不自知,才导致遭此大难。
如今,更是让母亲带着那么大的伤痛离世,是为不孝。
可更让他痛苦的是,他竟然拿不出钱财来好好的安葬母亲。
还好,探丫头和妻妹薛姨妈及时伸出援手,让老太太能够走完最后一程。
可接下来,就是一家的生计问题。
王熙凤、李纨和其子女,由秦可卿出面,给她们添置了房屋住下。
而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大脸宝和贾环一家,原本是准备放下身段去投靠薛姨妈的。
但探春给他们添置了房产,还给了一笔钱供他们生活。
而贾政又坚持拿出一部分接济了邢夫人和宁国府的一些女眷,让她们先安顿下来。
待这些事情尘埃落定之后,百年公府,算是彻底的落幕了。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史鼐通过史鼎传话,想要按之前的承诺,将湘云纳入到常府来。
常威自然明白其用意,无非是感觉到了承平帝可能不会就此罢手,接下来可能会针对保龄侯府,所以想提前跟自己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牵上关系。
真到大祸临头的时候,自己能够像帮助贾府一样,能够也帮衬他一把。
可常威不上这个当,反而让史鼐先将湘云过继到史鼎的忠靖侯府,到时候自己可以帮忙说些好话。
兄弟二人暗中合计了一番后,还是照做了。
因为他们清楚,常威可以说好话,但同时也可以落井下石。
如果为此事激怒了他,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保龄侯府万劫不复。
果然,收拾了贾府,不代表承平帝就此罢手,反而只是开始。
仅仅不到一个月后,他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保龄侯府。
而这些传承了几十上百年的勋贵家族,几乎没有干净的,绝对一查一个准,就看皇家想不想查了。
现在承平帝明显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想要逐步清除这些障碍,所以绝对不会收手的。
水溶、史鼐这些人自然也意识到了,再不抱任何侥幸的心理,开始力荐太上皇要反击。
太上皇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再退缩了,不然的话,等这些勋贵被收拾,接下来就会轮到自己了。
于是,他开始调动都察院、邢部等官员行动起来,查忠靖侯府。
一时间,两兄弟成了皇家父子间较劲的棋子,而承平帝直接将此事交给了常威去彻查。
翌日早朝之后,承平帝便以此为借口将常威留了下来。
可商讨的事,却让常威大惊失色,然后迟疑的道:“陛下,请三思啊。”
倒不是他心里真有多么的反对,毕竟这父子二人在他心中,都不算什么好东西,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谁胜谁负他都不在乎。
而劝阻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待皇族的谨慎态度,不会轻易做出动武的姿态罢了。
不然的话,肯定会让承平帝这个濒死鬼对自己更加防范。
承平帝神色严肃的道:“朕已经三思过了。”
“陛下,这样做,定有损陛下的声名,还望陛下再好好考虑考虑。”常威还是“苦口婆心”的力劝道。
承平帝激动的道:“朕已经考虑十几年了,已经考虑得够清楚了,莫非,朕的皇命,你要违抗吗?”
刚说完,就忍不住咳嗽起来。
常威纠结了一阵,然后才躬身应令道:“微臣谨遵旨意。”
“好,你速去准备,切不可打草惊蛇。”承平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