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物价上涨 隆万中兴(1/2)

除芝麻油外,江河总共买了九种油,其中单价最高的是茶子油,也即山茶油。

这个倒是跟他前世一样,同样比较贵。主要是大部分山茶都是野生的,就算在他那个时代,山茶的种植也还没有普及开来,所以山茶油的产量一直都不高。

再加上大部分野生的山茶树又都生长在高山野岭中,采摘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山茶得名的由来。

后世的山茶都是野生为多,在这个时代,更基本全是野生的了。物以稀为贵,自然价格也更高。

还有一点,则是山茶籽的出油率也并不算高。比不得芝麻、油菜籽、葵花籽、花生这些出油率较高的物种。

在所有榨油的农作物中,其实大豆的出油率是偏低的,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最低的则是玉米,因为玉米只有胚芽中含油,所以后世售卖的玉米食用油被叫做玉米胚芽油。

这两个出油率不高,却偏偏拿来被榨油,甚至还是主流油种,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农作物的产量在现代世界都很高。哪怕出油率低,在产量的保证下,仍能大批量榨油,保证稳定的供应。

而且大豆与玉米榨油后的剩余残料还能二次利用,转作其他用途,比如制作猪饲料等。所以加工大豆与玉米的企业并不是只靠榨油来赚钱,而是能够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山茶油的售价是五分五厘银子,其次是核桃油,单价五分银。

其实核桃的出油率倒是所有农作物中最高的,最高能达百分之七十,比油棕果的出油率都高。

制约核桃油没成为主流食用油的原因则是相对油棕来说,产量不够高。而且后世的大部分核桃都是当作零食干果食用的,专门拿去榨油的并不多。

还有就是核桃有个坚硬的外壳,加工起来并不方便。而在缺少许多现代机械的古代,加工起来就更加不便了。并且这时代的大部分核桃,也是以野生为多,专门种植的较少。

核桃油接下来,是杏仁油,四分五厘银子。江河猜测应该是收购杏仁不太容易,毕竟杏子是种常吃的水果,卖杏都是整个卖,可没有专门把杏仁剖了去卖的。

专门剔杏仁留果肉,并且还能集中大量产生的,应该是有那种制作杏脯的作坊,才会有大量杏仁留存,可以售卖给油坊榨油。而且杏仁加工起来也不容易,同样有个坚硬外壳。

所有油中最便宜的,还是菜籽油,单价三分银。主要是相对来说,油菜籽不但出油率较高,而且产量也够大,时下种植的百姓不少。

其余几种油,都在三分与四分五厘之间,其中黄豆油的价格也不低,三分八厘银子,主要是黄豆的出油率确实太低了。

在后世的现代机械加工下,出油率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甚至不到。可想而知在这落后的古代,用古法榨油,大豆出油率就更低了,也就难免卖的贵些。

“如果回头尝试过都能制作肥皂的话,看来还是用菜籽油的成本最低。”带着书砚走出油铺后,江河不由心中暗道。

油铺旁边却正是家米店,江河路过时顺便扫了眼,但见门口的墙上挂了个糊纸的牌子,上面写着“今日米价,九分银一斗”。

古代大部分时期卖米并不是论斤按重量卖,而是按容量卖,历代都有朝廷颁下标准的定量容器——斗。

形状像是个倒置的金字塔被削了尖角,内里中空,用来装物。斗上面是石,

买米时,都是成斗成石的买。如果量少的话,则用升,也有特定的容器,一般是正方体或长方体形,一端有柄,可以手持。斗上面也通常有个横置的握柄,用以用来提着。

看到米店外的米价标着九分银子一斗,江河不禁有些惊讶。因为这个价格,对比原身记忆里所知的价格,是涨了不少的。

九分银子一斗米,那一石就是九钱银子,相当于一两了。而在原身的记忆中,却是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等于一石五分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