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小人常戚戚(1/2)

约有一刻钟后,汪园的管家汪喜直接带着刚才的那门子一起迎了出来,向江河行礼道:“原来是江公子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那门子毕竟只是个看门的,也不敢私下直接领江河去见王微,还是得先禀报管家,请管家做主。

如果管家不让见的话,那他看在江公子那五钱银子的份儿上,回头可以再跑一趟去告诉王姑娘,若王姑娘刚好打算出去一趟,在门外又刚好遇到江公子的话,那可与他无关。

好在当江河说明来意,说是因为出于那日诗会上王微的帮助,让他获得魁首,今日特来当面拜谢后,汪管家也并未阻拦江河不让见。而是先把江河领到大厅待客,再让人去通知王微。

汪汝谦临走时曾对汪喜有过交待,让汪园里的所有下人在他走后,对王微要一如待他,不准有任何刁难与服侍不周处。也没特别交待,不准让王微见外客。

那日的汪园诗会,汪喜是全程参与的,也很清楚江河得中头名的经过,所以江河今日携礼前来拜谢王微,也算是在情理中的。

他并不清楚王微与江河之间的具体关系,汪汝谦也没有跟他交待过,所以在他看来,就觉着两人只是前些日在黄山仅有过一面之缘,且江河那日刚好救了崴脚的王微。

而王微那日会代江河发诗,就如王微当日在诗会上所说的,只是出于回报江河那日相救的恩情。

当日诗会上相信王微这套说辞的人,其实大有人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特意去深想王、江两人间的关系,汪喜正是其中之一。

将江河请到厅中入座后,汪喜立即命人上茶,自己在厅中稍陪。

汪园的东北角处有三间房舍,正门上方挂着块匾额,上书“三省堂”三个大字,取自《论语》里的“吾日三省吾身”之意。

这座三省堂,据说还是当年汪家那个曾做到万历年间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在汪园读书时,专门命人改的名字。

汪汝谦在诗会那日罚了汪守信闭门思过,禁足一月,便直接派人把他禁足在了汪园的这座三省堂中,每日只是派人给他送去三餐,并不准他出门,门外还安排了两个持棍的健仆守着。

汪汝谦临走前还特意过来交待了,待他走后也不准松懈,必要禁足满汪守信一月之期不可。

而且为了避免自己一走,汪园里的下人慑于汪守信淫威,就放他离去,汪汝谦还特意留下了自己的人手来守门。

持棍守门的那两个健仆,都是汪汝谦回徽州时,从杭州带来的,只听汪汝谦的命令行事,并不理会汪守信是大老爷家的三公子。他们若不认真看守,等回杭州后,可免不了要受罚挨训。

除了留有这两个健仆,专门负责看守汪守信的禁足外,汪汝谦也给王微留了两名丫环与一名仆妇,直接听命于王微。

这都是汪汝谦自己的人手,他也是怕自己一走,王微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又只是做客的身份,怕时间一长,还是不免有些会受汪园里的下人冷落、怠慢。

毕竟这汪园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产业,汪园里的下人也都是他大哥手下的。他在时还好说,没人敢怠慢了他这个汪家二老爷。哪怕他已经迁居杭州多年,二房的这个身份与余威也还在,也有资格管这些人。

可他不在,又已是直接离开徽州,短期内不会回来,这边的情况他就有些说不准了。所以还是给王微留了几个自己人,让王微关键时也有些倚仗,不至受欺。

此时的三省堂中,汪守信自然也是早已得知,自己二叔昨日便已带人离开,回返杭州去了。

昨日汪汝谦带人一走,汪守信立即就想出去,但却仍是被门外那两个健仆给拦着。他是说好话没用,威胁没用,甚至给银子也没用。

这两个健仆对汪汝谦可谓死忠,坚决要执行二老爷的命令。再加上汪汝谦临走时又专门吩咐过,所以他一时也是指使不动汪园里的其他下人,都说要听二老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