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汉历纪年之事不久,他们点的菜便开始陆续送来,接下来众人便边吃边聊。
吃喝一阵后,江河向许文哲道:“敬之,印刷报纸的纸选便宜的就行,不需用太好,我们得控制成本,毕竟我们售卖的定价也不高。”
许文哲听罢,自是答应。这件事目前都是用的他许家的资源,能够多节省一些成本,也是为他省钱。
不过目前虽是他独自出资,但他有钱,却是也不在乎,并且也愿意为自己热爱之事花钱,且花的还很开心,根本没计较这点小钱。只是出些纸墨罢了,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他许家印刷坊里的人工,本就是为他许家做事的,并不用他另外花钱,他也没去计算这部分人工费用。
不料他刚答应后,就听江河又开口向众人道:“印一千份报纸的纸墨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事我们也不能让敬之独自承担。”
“我建议,我们每人各出十两银子,专门成立一家‘薪华报社’,这次印刷报纸的钱,就由这笔银子里出。”
许文哲还正想着自己承担也并无怨言,没想到江河接着就建议,让众人合资分担,不由大受感动。虽然第一期报纸印刷一千份的纸墨确实花不了多少,但江河能够替他着想,还是让他大为感激。
其余的方以智等人听罢,也是都立即纷纷答应,完全没带多作犹豫。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大户人家出身,非富即贵,十两银子真不算多。
江河与许文哲就不说了,分别出身于歙县五大徽商家族中的江家与许家。于锋这个新安卫千户家的公子也不差钱,方以智与孙临二人的家族,在桐城当地也都是大户。
休宁二程则是出身于休宁的徽商大族程家,虽然也非出身主支,却都是在家族中颇受重用之辈。就连冯文焕家里,也都有开着一家民信局。虽然比不上江家、许家、程家这些大族,但也并不差钱。
目前的薪华十子里面,唯二出身寻常的也就是黄澍与江天一了,江天一家里原本甚至称得上拮据。
所以此时黄澍与江天一闻言后,都不由稍微犹豫,并没立即顺势答应。好在江天一清楚,这十两银子,江河肯定会替他出。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稍微别扭,但随后想想,就当是先借江河的,倒也能接受。
所以剩下唯一较为发愁的,便是黄澍了。好在他家中的条件虽然也一般,但他本人却是休宁县学的廪生,每月都有一两银子的朝廷补贴可拿。
而且他家中的条件虽一般,但也还是比江天一强些。因此这十两银子,咬咬牙也能出得起,就是觉着花的颇有些肉疼。但此时形势如此,众人都答应了,他也不好独自唱反调,犹豫之后,也只能暗自肉疼地随后答应。
等所有人都答应后,因年纪最小,敬陪末座的江浩与方光琛也都齐声开口道:“我们也愿出这十两银子,我二人也想加入薪华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