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巨鹿书院竟敢藏匿谋逆之人,其罪与谋反无异。即刻命天邢军开拔,直捣巨鹿书院,将其连根拔起,一个不留,不得有误!”
宋子陵怒发冲冠,衣袖一挥,一枚刻有皇室印记的金牌从袖口中飞出,直直落在羽林卫将军面前。那羽林卫将军颤抖着双手,捡起金牌,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躬身退下,领命而去。
天刑军主将接到这道旨意,看着手中那枚象征着皇权的金牌,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便是:“永煌帝这是疯了吧!”
巨鹿书院,虽说称不上整个文人界的第一圣地,可在大衍王朝境内,也是稳居文道圣地前三之列。说巨鹿书院谋反,这简直荒谬至极,如同天方夜谭。
“将军,圣旨已下,咱们是不是……” 天刑军主将身旁的参将,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小声问道,眼中满是疑惑与担忧。
“我且问你,你觉得巨鹿书院那群一心钻研学问的老学究,会参与谋反之事吗?” 天刑军主将眉头紧皱,目光深邃,看向参将。
“回将军,依末将之见,绝无可能。那群老学究,最讲究的便是天地君亲之道,向来对皇室忠心耿耿。” 参将连忙回道,语气十分笃定。
“所以啊,这分明是个烫手的山芋。传令下去,全军开拔,但行军速度务必放慢,越慢越好!”
能坐到天刑军主将之位,此人自然不是愚笨之辈,他深知这道旨意背后的风险与麻烦,只能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地拖延时间,拖到变数发生。
与此同时,在巨鹿书院齐聚的各方势力,经过几日的准备与行程,正逐渐朝着大衍帝都逼近。
而此刻,那奉命攻打巨鹿书院的天刑军,距离巨鹿书院仍有数万里之遥,行军速度缓慢得如同蜗牛爬行。
······
“陛下,忠勇侯抱病在家,祁阳伯、武阳伯皆未开动大军。”宋子陵的贴身太监说完之后,缓缓向后退了一步,生怕触怒了这新帝。
“混账!一个个都口口声声说着忠君爱国,如今呢?关键时刻,全都成了缩头乌龟!” 皇宫之内,宋子陵的咆哮声震得宫殿内的琉璃瓦都微微颤抖,声音响彻整个皇宫。
就在贴身太监禀告之前,张舜之的一封亲笔信,被人呈到了宋子陵的手上。
宋子陵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目光匆匆扫过,只见信中全篇上下,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劝他认清形势,尽早投降!
宋子陵环顾整个朝堂,竟无一人愿意领兵出战,这让宋子陵内心深处有一股恐惧逐渐开始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