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新皇登基(2/2)

两人沉默片刻,朱载钧忽然道:「父皇暗格里的残页……」巧妃低头整理蚕丝滤血装置,指尖划过「铁锚」纹标识:「匠作只问实用,不问出处。」那标识比「工禾纹」多了锚链缠绕的细节,正是朱厚照暗中下令铸造的匠作符号。

右贤王在帐中迎来大明使团时,帐内已架起仿制的炼铅炉。朱载钧示意匠人点燃炉中铅锭,巧妃亲手将青铜锚片碎片嵌入通风口——铅烟竟逆着风向流动。右贤王的谋士连忙记录炉体结构,却漏掉匠人在铅芯配重上刻意展示的「工禾」暗纹。

宴席上,右贤王展示永乐朝金册:「当年成祖赐我部「忠顺王」印……」朱载钧微笑着递过装有松脂膏的金盒,盒底「工器监密造」的微雕字样在烛光下若隐若现。匠人同时呈上纺车改良模型,齿轮转动间,「工禾」纹与锚形图案交替显现,却无一人解说其中原理。

晨雾里的乾清宫,朱载钧在《工器监志》写下首条政令:「凡工坊必供宝船锚形,凡匠作必习《郑和笔记》。」幕后的朱厚照听着窗外蒸汽钟响,对随侍太监道:「去告诉巧妃,磁星盘的地磁场数据……」剧烈咳嗽打断他的话语。

威宁海的牧民发现,新立的宝船锚形界碑下埋着刻有「工禾」纹的铅块。他们不知这些铅块与紫禁城的磁星盘形成共振,只看见匠人每日观测星象后,便调整界碑方位——那是朱载钧用牵星术校准铅矿脉的秘密,从不需言语说明。

右贤王的使团返程时,带走的铅铃虽能发声,却始终无法仿制防铅护腕的「千层茧」结构。朱载钧望着威宁海方向,深知技术的真正壁垒不在于图纸,而在于匠作实操中代代相传的「分寸」——那些只可意会的敲打的力道、浸泡的松脂次数、星象观测的角度,才是大明工器文明的真正密码。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