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星海回响,全球格局下的能源博弈
火箭划破苍穹的轰鸣声仍在耳畔回荡,世界格局已在这场科技风暴中悄然震荡。深冬清晨的霜雾还未散尽,杨瑶办公室的防弹玻璃上凝结着细碎的冰花,全息会议桌上,三十六个国际时区的能源市场数据如同沸腾的岩浆,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泛着冷光的数字瀑布中,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虚拟图标正被猩红的抛售曲线吞噬。
\"北美期货市场昨夜崩盘,\"杨瑶将激光笔重重戳向全息屏幕,笔尖与投影碰撞出细小的电子火花,\"他们押注失败的核聚变太空项目概念股集体跌停,华尔街资本损失超千亿美元。但更危险的是——\"她手腕轻挥,实时新闻界面如潮水般展开,成百条抹黑中国太空能源技术的报道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舆论战已经打响,西方媒体开始质疑我们的技术安全性,甚至编造'太空核泄漏威胁地球'的谣言。英国《卫报》引用所谓'匿名专家'称反应堆存在致命缺陷,更是制作了专题片渲染太空核污染风险。\"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战略顾问推了推金丝眼镜,调出卫星监测数据,三维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光点闪烁:\"欧盟已秘密启动'天网计划',他们在近地轨道部署了二十颗监测卫星,名义上是'太空环境监测',实则在追踪我们火箭的能源系统参数。更糟糕的是,美国太空军近日频繁调动,x-37b空天飞机改变轨道,正对我们火箭的预定航线。\"
与此同时,杨燕所在的社区被不速之客层层包围。戴着国际媒体标识的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堵在小区门口,人群中夹杂着举着\"抵制太空核威胁\"标语的抗议者。寒风卷起标语边角,上面\"核辐射会杀死地球\"的鲜红字迹格外刺目。\"杨女士,\"一名西方记者将话筒怼到镜头前,身后的摄影师刻意将画面聚焦在社区幼儿园的方向,\"有专家称中国的太空核聚变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可能引发连锁爆炸,对此您作为基层能源工作者怎么看?\"
杨燕刚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杨瑶的紧急通话跳了出来:\"别回应!立刻让雪灵直播现场!\"同一时刻,雪灵的无人机群已从楼顶呼啸而起,三百六十度全景镜头对准抗议者手中粗制滥造的\"辐射检测仪\"——仪器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分明是用贴纸伪造的。更令人震惊的是,无人机热成像镜头捕捉到几辆黑色商务车驶入街角,身着西装的人正在往抗议者手中塞现金。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下控制室内,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尖锐的警报声撕裂空气。杨彦死死盯着巨型屏幕,火箭传回的能源参数正在剧烈波动,代表氦-3循环系统的曲线如同疯狂的心电图。\"压力值突破临界!\"助理的声音带着颤抖,\"可能是太空辐射导致的材料脆化!第三舱室出现裂缝!\"杨彦扯下防护面罩,额角青筋暴起:\"启动备用冷却方案!联系空间站,准备紧急检修!\"他的手机在操作台震动,是联合国太空署的紧急会议邀请。
虚拟会议室里,各国代表的全息投影面色凝重。\"杨博士,\"美国代表举起一叠文件,身后的背景是五角大楼的标志,\"根据《外太空条约》,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太空设施都应立即停止运行。我们要求中国公开所有技术数据,接受国际监督。\"杨彦将实时监测画面投放到全息空间,破损的舱室影像清晰可见:\"这是我们的应急处理方案。但如果贵方愿意分享你们在月球氦-3开采技术上的突破,我们可以开放部分参数——毕竟,太空探索本就该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他的话刚落,俄罗斯代表微微点头,却引来了欧盟代表的冷哼。
林悦的跨国教育直播间里,二十块屏幕同时亮起全球学生的提问弹幕。\"老师,太空核反应堆真的会炸吗?如果能源取之不尽,为什么还要学习节能?\"此起彼伏的疑问在空气中交织。她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转向身旁的科学家:\"启动'星辰问答'计划,让杨彦博士和航天员进行太空连线答疑。对了,联系林晓,让她设计防辐射科普漫画,要快!我们必须在谣言扩散前占领舆论阵地。\"
此刻,林晓的画室已成战场。松节油的气味混着颜料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画笔在画布上疯狂游走,新作《星海盾牌》初具雏形——巨大的核聚变火箭化作银色盾牌,将地球护在身后,却有无数黑色触手试图穿透防御。手机不断弹出消息,国际艺术展主办方要求撤下这幅\"过于政治化\"的作品,而环保组织却愿出天价收购版权。\"告诉他们,\"她将蘸满颜料的画笔重重拍在调色盘上,溅起的蓝色颜料星星点点落在地面,\"真正的艺术,从来不会回避真相。我要让全世界看到,科技的进步不该被阴谋论扼杀。\"
姚小雨的板房学校里,孩子们挤在破旧的投影仪前,屏幕上正播放着火箭在太空的实时画面。突然,画面剧烈抖动,警报声响起。阿雅突然指着画面惊呼:\"那些黑影是什么?!\"画面中,三架身份不明的无人机正高速接近火箭,金属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姚小雨立刻联系雪灵:\"有不明飞行器!孩子们都吓坏了!\"镜头转向教室,几个孩子已经哭出声,年纪稍大的男孩则握紧拳头,眼神中满是愤怒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