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枢纽网络的建成,为“文明共同体”打开了通往宇宙深处的大门,大规模的星际探索和“生命方舟”的部署得以加速。然而,掌握了时空传送的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理解了时空本身。宇宙的时空结构远比人类想象的复杂和多变,时空波动、异常现象、甚至潜在的宇宙灾难,都可能对时空旅行构成威胁。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时空枢纽,预测时空“天气”,理解宇宙的宏大结构和基本法则,一个专门的机构应运而生——“星际时空观测站”(Ielr Spaceti observatory)。
“时空是宇宙的骨架,理解它,才能在宇宙中安全航行,”陈刚,橙色守护者,在共同体议会上提出了建立时空观测站的倡议。他的意识流中充满了对结构和稳定的深刻理解,“我们需要一双眼睛,能够看到时空的波动,感知它的异常,预测它的变化。”
这个倡议得到了共同体所有成员文明的广泛支持。许多文明在各自的探索中都遭遇过时空异常或未知现象,它们深知对时空进行系统监测和研究的重要性。时空观测站被定位为一个跨文明的宇宙时空现象监测中心、一个时空物理研究机构、一个时空枢纽网络的安全保障设施,以及一个探索宇宙结构和基本法则的窗口。
时空观测站的选址经过了共同体议会的慎重讨论,最终决定将其建造在一个时空能量特别活跃、或者时空结构特别复杂的宇宙区域,可能是一个黑洞边缘附近,或者一个已知存在多维空间裂隙的星域,并与某个重要的时空枢纽紧密相连。观测站的建设集结了共同体成员文明最顶尖的宇宙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时空感知者。观测站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精密和宏大感,主体结构可能采用能够感知和操纵时空能量的特殊材料,外观可能呈现出非欧几里得几何的美感,仿佛一个能够与时空共鸣的巨大仪器,营造出一种精密、宏大而又充满神秘感的氛围。
时空观测站的核心功能异常先进且多样:
宇宙时空波动监测: 观测站部署了遍布宇宙各地的先进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监测宇宙各地的时空波动、引力波、能量潮汐等现象。这些数据通过量子网络汇聚到观测站进行分析。
时空异常探测与分析: 观测站能够探测和分析各种时空异常现象,如时空扭曲区域、时间膨胀或收缩的区域、多维空间裂隙、甚至可能存在的虫洞或宇宙弦。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拟模型,试图理解这些异常的本质和形成原因。
时空枢纽网络安全保障: 观测站是时空枢纽网络的核心安全保障设施。它实时监测枢纽站的运行状态和周围的时空环境,预测和预警潜在的时空不稳定或干扰,确保时空传送的安全和稳定。任何可能影响枢纽网络运行的时空异常都会被第一时间发现和分析。
宇宙宏观结构研究: 观测站收集的数据有助于研究宇宙的宏观时空结构,包括宇宙的膨胀、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暗物质和暗能量对时空的影响等。通过对黑洞、虫洞等天体物理现象的观测,探索时空的基本法则。
多维空间感知与推断: 观测站尝试通过对时空波动的分析,感知和推断更高维度的存在和特性。虽然无法直接进入多维空间,但通过其在时空中的投影和影响,可以间接了解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