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于是说道:“皇上何不任用李密、冯云山?”
王保保不提他俩还好,一提到这二人,杨秀清那叫一个火大:“两个反贼,朕不杀他二人已是仁义,焉能任用?”
“此前豫州未失时,朕想着他俩有点用处,姑且任用,谁曾想压根敌不过曹操,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徐州。”
王保保抓住杨秀清的手,情真意切:“黄天有覆灭之危,皇上不可感情用事啊!就他二人在豫州的罪过,汉狗绝对容不下他二人。”
“此时此刻,他二人与皇上绝对站在一条战线上!”
“冯云山最早参与起义,素得人心。李密足智多谋,手下有王伯当、罗士信等良将,必可助皇上扛过此劫。”
杨秀清眸中闪过犹豫,良久后说道:“也罢也罢,就任用他二人。那就由李牧率军三万驰援琅琊,冯云山为副将。李密将兵一万支援琅琊。”
“朕与将军仍坐镇广陵,居中调度,同时提防朱元璋那鞋拔子脸!”
王保保再拜道:“皇上圣明!”
...
豫州颍川郡。
历经多年战火,豫州终归平定。
当初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们在李悝的政策支持下纷纷返回故里,颍川郡总算有了一些烟火气。
十四岁的诸葛亮身高已近一米七,剑眉星目,身子挺拔,俊朗非凡。
他身旁是十六岁的司马懿,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利落,头部偶有转动,角度之大竟似狼顾。
虽有此异象,但他眼神极端温和,却叫人倍感亲切。
两个半大小伙子身后站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翁,正是二人的老师鬼谷子。
两年前鬼谷子收司马懿为徒,夜观天象看出诸葛亮天赋非凡,特意收其为徒。
身前是一名青年男子,衣装朴素与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苏秦师兄,此去经年,亮静候师兄佳音!”诸葛亮微笑着对面前的男子行礼。
苏秦坚定点头:“我苦学数载,为的就是成就像先秦苏秦那般的功业。原本欲投奔西凉李渊,却在动身前收到了孙策的征辟。”
“其礼节甚厚,我姑且去观望观望。”
鬼谷子笑而不语。
司马懿叹息摇头,一副不舍的模样:“可惜了。师兄若去长安,我司马家定向太尉举荐师兄,为师兄找一个好职务。”
苏秦大笑:“说不定那孙策并非明主,我会转投太尉呢。”
“好了事不宜迟,孙策马车已到,我先走了。”
苏秦一只脚踏进马车,忽地听到身后鬼谷子言语:“出山后,无论遭遇何事,莫言汝有我这位老师,莫要轻易告知他们师兄弟之事。我就在颍川待着,日后想报恩,直接来此地即可。”
苏秦回头,鬼谷子似笑非笑。
苏秦似懂非懂地点头,登上马车前往荆州。
苏秦走远后,鬼谷子爱抚司马懿、诸葛亮的小脑袋瓜:“颍川待不下去咯。跟为师逃难吧,往北向青州去。”
司马懿走到鬼谷子身边:“师傅,颍川刚刚平定,怎么就待不下去了呢?”
鬼谷子不言,只是指了指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