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七零痞子(02) 求订阅
卫生院附近的家属院, 文幺叔看向文川,“你小子,不会只是来给我送肉的吧, 有事?”
“没事, 就是上山打猎打多了,给你与幺婶送点来,不吃给我, 我不怕没有人送。”
对于眼前的幺叔,文川无语了。
“想的美, 送给我的肉还想要回去,你送老四进城办手续去的吧?”
文幺叔是知道在烟厂有四哥的朋友有个指标给四哥家的,但他之前知道的是工作指标是给老四的。
“不是, 是老三,我昨天送老三进城办的进厂手续。”
文幺叔只是略微愣了一下,但很快点头, “三妹是比老四更合适, 之前你爹就只想着老四,又只有一个指标, 我也不好说什么。
给老三挺好的,你呢,不嫉妒?”
文幺叔比文爷爷只小四岁, 但他是文川的父亲养大的, 文川的爷奶去世的早,也没有什么本事。
虽然说文父与父母一起买下来了三套房,但真正挣钱的人是文父。
买下房子的第二年,父母在同一年就相继去世了。
那时候文父的大哥大嫂已经去世,三哥更是早已失踪, 失去父母后,文父要帮大哥大嫂扶养侄女,还要养小弟弟。
供他读书,供他学中医。
那时候的文父自己还没有结婚,为此他结婚也被耽搁了好几年,等供弟弟学医出师后,才结婚。
那时候,文幺叔也要结婚了。
本来文幺叔结婚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岁,文父结婚那就是二十四岁,好在结婚一年,文父文母就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那你可小看我了,我想进厂早就进了,也是不放心家里,才一直拖着。
前几天,原本给老四的工作指标被我拦住给了老三,她恨死我了。
我不在一起看着,我哪里敢让老四进城上班?可巧了,昨天下午准备去凤凰山打猎之前,遇到了贵人。
我城里买的那小院隔壁住的一户姓程的人家,幺叔是知道的?”
“知道,咋了?”侄儿买的那院子,文幺叔是去过的。
去过还不只是一回,自然认识隔壁的人家。
“那家的大儿子调去了烟厂的采购三科,就是管后勤中食堂的计划外物资的采购。
正巧遇上我出门,便聊到采购猪肉上面,之前他就在机械厂那边做采购,我也去他们厂里卖过不少次野猪肉.....”
简单的说了一下经过。
文幺叔一听完,“你给志文也弄了一份工作?”
“嗯,幺叔,你可别跟我爹那个老古板一样,志文那人怎么样,你不清楚啊?
再说了,珍姐才多大年纪,也不需要儿子在家里守着,她也远没有到自己不能动弹的时候?别因为是自己的侄女,就护短,平时回去你说说我爹,就娇惯着珍姐。
年纪轻轻的就打算在家里养老,可真是无语了,也不看看她家里有没有那条件?
我给志文找工作,也是觉得志文人真不错,虽然不是珍姐亲生的,可他还不满月就来了珍姐家里,这些年表现怎么样?不错吧,别想着把人窝在农村就能把人看住,就能栓住他给珍姐养老?
那没用的,该放的还是得放,说个不不该说的话,如果高考没有停,就他读书的成绩,那聪明样,咱不说考京城最好的那两所大学,就说考个本省的大学,那不是手拿把掐?
他如果读书考出去,你们还拦的住?难道还不让人家去读?
我爹那就是个自私鬼,心里就只有侄女养老的问题。反正我不管,志文我是要弄进城的,跟我一个厂,还能怕他跑啊。”
自己还没有说什么,就被侄儿一顿抢白,文幺叔没好气的踢了文川一脚,“行行行,你厉害,等下我跟你一起回去。”
这下轮到文川愣了一下,“你回去?”
文幺叔一个火栗子敲过来,“怎么滴,我不能回去啊?”
简单收拾了一下,文幺叔推着自行车带着文川回去了。
路上文川要带着幺叔,带着t自己带回来的两麻袋的麂子与野鸡,一路狂奔。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六点。
家里做好了晚饭,正准备吃。
“爹,我回来了。”人还没有到,声音先到了。
这一声把隔壁的周志文也喊出来了,看着文川,“川舅舅,幺外公,你们回来了。”
他很有眼力见的上前接过两大麻袋。
虽然是两大麻袋,那也只有三只麂子,九只野鸡。
算好数的。
自家,珍姐家,丈人家。至于亲大姐家,那甭想,那与老四一样就是个白眼狼。
妻子潘桂英听到声音带着两个孩子也赶紧出来了。
“你回来了。”
“回来了。”
两个孩子,也喊着:爸爸,爸爸。的跑过来,伸手抱住文川大腿。
停好车的文川,跟着走进屋。
这时候的农村大多数没有通电,除非你是住在城市近郊或者某些水电厂附近的农村,不然这时候通电的农村很少很少。
屋内赶上吃晚饭,文老四看见文川回来,还生气呢,也不搭理他。扭头看向另外一边,还哼唧。
但文川也不懒得搭理她。
潘桂英赶紧去后面烧水杀鸡,准备晚上弄一只鸡吃吃。
这些虽然是野鸡,也是空间中圈养的野鸡,一个个不要太肥哦。
文海珍也过来帮忙一起杀鸡,再煮点米饭。
至于文海芸跟个大小姐一样,也不动弹,还拉着周志文小嘴叭叭的讨伐文川,“你说他过分不过分?”
周志文内心的白眼早已翻了几百次:换我也不让你去。
但这话还有白眼,他不敢表现出来,自己这个小姨,别看蠢,可就是个窝里横,在外面怂的要死,在家里那就是个小霸王。
同样的一件事,不如她的意,那嘴也能叭叭你一百零八天。
烦人的很。
可惜这个姨与自己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两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
虽然知道她很蠢,还很自私,但对他还是不错的,这点他没法否认。
两人的关系一直不错,此时只能假装聆听。
对面文川已经拿出来麂子与三只野鸡递给周志文,“志文,你骑幺叔的车帮我送去我丈人家里,你家的,等下我一起收拾出来。”
文川家里后院有口水井,收拾这些不用去河里。
“好,我马上就去。”
周志文知道文川的丈人住在哪里,就在西河对面的隔壁村。
很近的。
看着周志文离去,文川才与亲爹说起工作的事,自家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主要是说起了周志文的,果然如文川所料,文父不同意,皱起眉头说道,“你个混账玩意儿,怎么能给志文找工作?
他要是出去了,你珍姐怎么办?”
一个大大的白眼翻给老爹看,“老头,你看看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志文是啥性子,你还不明白?虽然他亲爹娘离的不算太远,可就他亲爹娘那德行,志文看不明白,即便对亲生的爹娘有一两分情,可那个情能跟咱们比?
那两口子多自私,你以为志文看不明白?家里统共就三子一女,他们两个就留下了最大的一儿一女,最小的两个儿子都没有满月就送了出来。
咱们这一片,除了特别倒霉特别懒的人家,谁家没有三四个孩子,十来个的也有好几户,谁家送了孩子出来?
就他们家,四个孩子是真养不活?还是他们自己懒的要死,不愿意养孩子?
你以为志文心里想不明白?
既然明白,就志文的性子,肯定会明白养恩比生恩大,还有我们一家都在烟厂,我也能看着他?
他还能不孝顺珍姐?还有你别总是大包大揽,什么都惯着珍姐,明明一个孤女,没有地主命,却有个地主心,恨不得如今就开始养老?
你看看你,但凡是你惯着的孩子,有几个成器的?
我大姐是你的第一个孩子,你结婚的稍微迟些,第一个孩子哪怕是女孩,都养的娇。
如今呢,结婚这些年,回过几次娘家,连大年初二都不回来?好在大姐夫是我姨老表,虽然小心思多,但也还算规矩。
再说说你心疼的侄女珍姐,你看看你平日里说话做事的德行,我都不稀的说?
有几次是令人舒服的,你这个大队支书能做一辈子还是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