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章 南北榜案发(2/2)

单论体格,考官们全都是些半老头儿,自然拉不住这些考生,可毕竟身为师长,还有些许权威,费了好大气力,终于将这两波人分开。

然而这场纷争虽被纠止,可整个事情却彻底传开了。

………………

与此同时,武英殿内,朱元璋手拿着榜单,脸色却是铁青,只见榜单上面,前面十名都是明经科的,十名之后才有了明算、明法等分科考生。

再往下统计,拢共两百八十多名上榜考生,明经科居然就占了两百多人,其余明算、明法等科就只有几十人,如此一来,这分科取士岂不是形同虚设,取了个寂寞吗?

这群科考官员简直是将自己当傻子了,朱元璋顿时怒急,想要将刘三吾等人叫来询问,这时候,只见朱标急切的走了进来,对着朱元璋说道:“父皇,大事不好了,礼部衙门外,那些士子打起来了!”

“恩!为何?”朱元璋顿时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就算科举考得不好,也不至于打起来呀!

“此次科举录取的士子只有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那群北方士子怀疑科举舞弊,然后吵着吵着,就和南方士子打了起来了!”朱标快速的说道。

“什么?”朱元璋闻言,连忙看向会试榜单,为了防止同名被冒认,所以会试榜单上都标注了籍贯的。

丁显,福建建阳人;

练子宁,江西临江人;

黄子澄,江西分宜人;

………………

一长串看下去,全都是南方士子,无一个北方人。

虽然北方士子实力的确不如南方士子,但是两百多人,却无一人上榜,是个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欺天啦!刘三吾他们欺咱太甚!”朱元璋眼眶通红,盯着这会试榜单,怒吼道。

“父皇息怒,科考有弥封、誊录、对读等工序,考官也难做手脚,也许这只是巧合罢了!”见状,朱标连忙劝说道。

刘三吾被茹瑺举荐入朝后,先授左春坊左赞誉,后迁翰林学士,这刘三吾算得上是东宫出来的,朱标也曾见过他,不像是那种会科举舞弊的人。

“呵呵!巧合,哪里来那么多巧合,咱看这群儒生不仅仅在抵制分科取士,还想着操纵科举,若是真让他们功成了,日后我大明朝堂上就只有南方,没有北方了。”朱元璋冷笑着说道,不过可能是经过朱标的劝说,他的怒气也没那么严重了。

朱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父皇,要不将刘三吾等考官叫来询问一下!”

他师从宋濂,作为传统的儒家弟子,终究不愿意将儒家想得太过于黑暗了。

“呵呵!既然如此,那就传刘三吾吧!”朱元璋见状,点了点头,他要彻底打消朱标心里对儒家的最后一丝期望。

过了好一会儿,刘三吾在云奇的带领下,走进了武英殿,当即向朱元璋行了个礼道:“臣刘三吾参加陛下!”

“刘三吾,咱问你,为何此次会试榜单上榜者皆是南方考上,而无一个北方考生?”朱元璋冷冷注视着刘三吾道。

“陛下,臣等是严格按照朝廷规制和监考准则,择其才学录取,至于为何全是南方考生,而无一个北方考生,想来是北方考生实力不济吧!”刘三吾不卑不亢的说道。

“是吗?”说话间,朱元璋冰冷的目光犹如利箭,刺向刘三吾。

尸山血海中走出的马上帝王,气势惊人,刘三吾心一颤,可是想到如今儒家式微,衍圣公的圣号都没了,若他刘三吾再不为儒家争取,以后天下还是儒家圣贤之道的天下么?还是他们士人的天下么?

当即刘三吾强装镇定,不改言辞的说道:“若陛下不信,可找人复审,臣问心无愧!”

“好!很好!你下去吧!”朱元璋气急反笑道,熟悉他的朱标知道,朱元璋心里动了杀心,如今只是强忍着罢了。

“微臣告退!”刘三吾却没有听出来其中的含义,当即行礼后,退出了武英殿。

“标儿,这下子你算是看清楚了他们了吗?”待刘三吾离开后,朱元璋望向朱标道。

“儿臣无话可说,全凭父皇吩咐!”朱标也是无言,自己好不容易给刘三吾争取来的机会,可最终就这么被他放弃了。

好言难救该死的鬼,他也不想再劝了。

“云奇,将蒋瓛叫来!”随即,朱元璋对着殿外叫道。

过了好一会儿,蒋瓛走了进来,对着朱元璋行礼道:“臣蒋瓛参见陛下!”

“蒋瓛,科举的事你听说了吗?”朱元璋望着蒋瓛道。

“臣有所耳闻!”锦衣卫监察京城,作为继毛骧后的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自然也听说了今日科举之事,他已经嗅到了大案的气息,果不其然,这没过多久,陛下就召见他了。

“咱要知道结果,此次科举舞弊案到底都有哪些官员涉及其中?”显然,朱元璋已经将这次科举情况定性了。

“微臣领命!”

蒋瓛连忙答道,他的心激动着,这是他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来办的第一个大案,定要办得漂亮才行。

待蒋瓛离开后,朱标望着朱元璋道:“父皇,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正常来说,会试过后就是殿试,但如今科举舞弊闹得如此之大,总不可能继续殿试吧!

“刘三吾不是让咱找人复审吗?那就找人复审,咱倒是想要知道,这里面还有谁!”朱元璋冷笑着说道。

闻言,朱标顿时打了一个颤抖,他已经预感到,这次的科举舞弊案死的官员,很可能不低于胡惟庸案。

翌日,早朝,奉天殿内,朱元璋对着群臣说道:“诸卿,本次科举乃我大明十多年后第一次科举,然而昨日放榜之时,却闹出士子打架之丑闻,更有科举舞弊的传言,刘卿,你身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可有话说?”

“陛下,此次科举所录取之士子全都是博学之士,微臣问心无愧!”刘三吾依旧如同昨日那般,义正言辞的说道。

“咱也相信刘卿的清白,不过,这次会试中榜之人的名单,咱也看了,中榜的的确都是南方人,士子们有想法是正常的!”朱元璋说着给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当即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不如派人再审试卷,这样既证明了诸位考官的清白,又能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向他们证明,这科举乃是光明正大,公平公正的。”

“太子所言,诸卿觉得呢?”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望着群臣询问道。

吏部尚书李信当即说道:“臣赞同殿下之言,若是复审审不出什么,那天下士子也无话可说。”

“臣也赞同!”户部尚书郭允道说道。

“既然诸卿都不反对,那就如此吧!张信,戴彝,王俊华,今命尔等三人主持科举复审之事,不得有误!”随即,朱元璋吩咐道。

张信乃朱元璋的侍读,戴彝为朱元璋的侍讲,王俊华为东宫右赞善,三人都是朱元璋父子俩的心腹,由他们主持复审,当是无误。

当即,张信,戴彝,王俊华三人相继出列,对着朱元璋拱手说道:“微臣领命!”

一旁的刘三吾见状,悄悄低下了头,嘴角露处一抹不让人察觉的笑容。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