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1章 御史中丞刘琏!尚书空悬(2/2)

他的父亲诚意伯刘伯温曾任御史中丞,虽早已告老还乡,但如今仍在洛阳新都居住,算是朝堂上为数不多能得善终的旧臣。

即便如此,刘琏也不认为自己能担当御史中丞这一职位。

父子二人相继担任要职,极易造成部门权力集中,刘琏深知那位朱天子不会忽视朝堂上的这种情况。

虽说御史中丞的官位,相较于六部衙门或许稍低,但也绝不算低,这已然犯了朝堂的忌讳。

回到府中,刘琏将此事告知父亲。

刘伯温在阁楼里放下茶盏,说道:“看来你在江西这一趟收获颇丰,不愧是我诚意伯府的嫡长子。”

刘伯温虽出言夸赞,但仍解不了刘琏心中的忧虑。

“父亲,陛下此举究竟是何意?”

刘琏疑惑地问道。

刘伯温微微沉吟,片刻后说道:“怕是这洛阳新都又要不太平了。”

刘伯温虽已离开庙堂,但身处洛阳新都天子脚下,对朝堂上的诸多政事反而看得更透彻。

“你这御史中丞之职,不过是暂时的。

目前朝堂上,最适合你的官位应当是工部尚书。

不过,如今工部尚书仍在位,即便陛下有意任免,也需等上时日。

所以,这御史中丞只是权宜之计。”

刘伯温对自家的长子很有信心,在他归乡之前,刘琏在朝野之中声誉颇佳,且素来深受朱元璋信任,与太子府的太子殿下朱标也走得极近。

这两点在朝堂上,几乎相当于半个护身符。

就拿之前浙东党派的宋濂来说。

若不是太子朱标前后多次求情,以朱元璋的性子,怕是早就将其处死,又怎会让他重归洛阳新都。

在这繁华之地安享晚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看朱元璋这些年斩杀的人数,便不会抱有这种侥幸心理。

听父亲说出这些话,刘琏安心了不少。

朝堂中的局势。

他这个曾经的江西布政使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但有些话只有从家中长辈口中说出,才能真正确认并放心。

如今的刘琏,在朝堂的沉浮中,心境已然不比其父刘伯温差多少。

刘家一脉相承,可见一斑。

……

此时,武英殿内公文奏章堆积如山。

陆羽打了个哈欠,本想午睡。

可看着面前还有三分之一的政务,不禁咬牙切齿,眼中含怒。

“工作量增加了,俸禄却没涨,这公平吗?”

郑毅先是拍了下桌子,但无奈还是放下手,提起笔打算继续翻阅。

睡意阵阵袭来。

陆羽终究还是顺从身体的本能需求,趴在桌子上酣睡起来。

睡醒后。

他才继续查看奏章公文。

一两个时辰后,天色渐暗。

陆羽将面前的奏章公文分门别类整理好,伸了个懒腰。

看着身边的几位大学士,以及仍在处理政务的太子朱标和朱元璋,陆羽怀着浓重的“小偷小摸”心态,悄悄离开了。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反复无常。

陆羽有心询问一些事情,但作为朝臣,对于尚书职位空缺之事。

他实在不好贸然开口。

“如今几部尚书之位空缺,不知先生有何看法?”

太子朱标主动来到武英殿外,与陆羽攀谈。

陆羽微微点头。

朱标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其实父皇也在忧虑此事。

这几日。

他日夜辗转反侧。

按照朝廷规矩,刑部尚书、吏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之位,自当由下方侍郎继任。

可尚书们在位多年,这些侍郎就一定值得信任吗?

若是将这几位侍郎都提拔为尚书,那此前父皇的举措岂不是毫无意义了?”

朱标将朱元璋这几日的心思尽数道出。

这些话,也只有陆羽能勉强从朱标口中听闻。

换做其他人,无论是主动听到还是被动知晓,恐怕都逃不过一场罪责。

陆羽欲言又止。

朱标看在眼里,笑着问道:“不知先生可有什么举荐的人?”

陆羽刚准备说出刘琏的名字。

朱标好似会读心术一般,立刻摇头。

“朝堂之上,能与陛下志同道合之士不多,刘琏算一人。

我和父皇的意思,都是想让他担任工部尚书。

实学之道,在工部最能发挥其功效。

先生认为?”

朱标轻声询问陆羽的意见,态度情真意切。

陆羽张了张嘴,见朱标这位太子殿下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他还能说什么?

千言万语到嘴边,只能苦笑着开口:“太子殿下英明。”

“哈哈哈哈……”

朱标会心大笑,“能从先生嘴中听到夸赞之言,实在罕见。”

目送朱标远去。

陆羽心中其实还有几个人选。

方孝孺如今负责《大明日报》,怕是一时半会走不开。

马君则和黄观二人,洛阳新都的事务,最近半月基本都已收尾。

马君泽此前负责洛阳新都的房产事宜以及拍卖会,如今大可将这些事务交给身边得力之人。

他一身才华,浪费在此处着实可惜。

黄观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陆羽若公然将这两人推荐到太子朱标和朱元璋面前,反倒可能对他们的前途不利。

有些事情,刻意为之不如顺理成章。

对于朱标。

陆羽可以放心行事,但朱元璋这个“朱老鬼”,陆羽对他实在没什么信心。

即便这父子二人对他再信任,陆羽也得谨慎行事。

毕竟身处朝堂,规矩繁多。

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除了这两人,陆羽绞尽脑汁,很快又想到了一人——杨士奇。

可他一时竟想不起来杨士奇如今在哪里。

陆羽思索良久,只隐约记得些。

“好像……宝钞提举司……9”

宝钞提举司!

这衙门还是在应天府时设立的。

发行宝钞之事,绝不能由当时的户部尚书掌管,否则一旦有人随意大量印刷宝钞,宝钞体系不但难以建立。

即便勉强建立起来,也极易大幅贬值,最终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的名声也会受损,百姓对官府朝廷的信任度更是会一降再降。

所以当时便专门设立了宝钞提举司来监管此事。

宝钞提举司的首任负责人是陆羽,后来便渐渐交给了杨士奇。

……

此刻。

宝钞提举司衙门位于洛阳新都浮影的最东侧。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