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陆羽一脸无奈地说道。
看到陆羽,朱元璋嘴角上扬,那威严的面庞上露出一丝宽厚的笑意:“哈哈哈哈,我还以为是谁来了,原来是咱刚任命的铁路局总局长。
来,快快多吃些饭食,日后给咱好好努力,多赚点钱。”
朱元璋一开口,就让陆羽有些招架不住。
陆羽无奈坐下,只能另想办法。
思索片刻后。
他开口道:“陛下,微臣如今已担任大明银行行长,还兼顾着工部的事务,以及国子监那边的诸多事宜,包括陛下平日学习的算术,微臣也有参与指导。
若是再加上这铁路局的差事,微臣真要累死在公务上了。
还望陛下开恩。”
陆羽只能使出声东击西的法子。
如今,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父子二人在公务上,因陆羽的各种巧妙方法,效率大大提高,工作量降低了不少。
可为什么他陆羽的工作量却与日俱增?
这太不公平了。
他陆羽来到大明,所求不过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可现在天下看似公平了。
他自己却陷入了不公平的境地,这算什么事,哪有这样的道理?
陆羽心中既不满又不甘心。
朱元璋听了陆羽的话,还真犹豫起来。
算术这方面。
他如今用得得心应手。
朱元璋虽出身农户,但好学上进,自从加入红巾军成为一方豪帅,又与马皇后喜结连理。
马皇后出身诗书之家,朱元璋深受其影响,加之本身好学,如今对于圣贤之书、算术以及各种典籍,也颇有一番见解。
他汲取其中有用的知识,用以巩固统治,并非像那些迂腐的书生。
而算术比平日里用算盘便捷得多,且与铁路的后续发展密切相关,容不得他不重视。
大明银行更是关系到国朝经济和他老朱家的钱袋子,怎么能让陆羽撂挑子?
哪怕朱标如今已熟悉银行的具体运转事务,能在武英殿处理国朝奏章,但朱元璋对大明银行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降低,反而更高了。
若没有陆羽这样值得倚重和信任的人在大明银行坐镇,让其他人坐上那个高位掌管钱袋子。
他朱元璋怎么都放心不下。
左思右想,朱元璋也想不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
他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瞪着陆羽恶狠狠地威胁道:“你小子吃了咱的饭,这天下可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难不成你还打算吃霸王餐?
对了,前日咱可专门伺候你用饭,用你小子的话来说,这叫服务费。
咱这大明天子的服务费,怎么着也值个一亿万两白银,你打算怎么还?”
朱元璋彻底耍起了无赖,伸出大手对着陆羽,那宽大的手掌在陆羽眼中仿佛成了贪婪的象征。
“要不然我也伺候陛下您一回?”
陆羽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
朱元璋才不上他的当,大手一挥,瓮声瓮气地说道:“咱自己有手有脚,不用人伺候。
反正这件事你得给咱想个办法。”
“陛下,做人不能这样!”
陆羽委屈巴巴地喊着。
看着面前的父子二人。
他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同一个坑掉了两次,同一个套路还中了两回。
不就是吃了老朱家一顿午饭吗。
至于这样坑人吗?
还有没有天理了,难不成这午饭的盆子是镶金的?
太过分了!
陆羽哭笑不得,但好歹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陛下,我可以担任铁路局总督办、总局长,但我身旁必须设立三个副局长协助。
我负责总体规划,具体的实事由三个副局长来办。”
陆羽说道,随后转头看向朱标。
“标儿,你觉得此事如何,能行得通吗?”
朱元璋也看向朱标,朱标一手扶着下巴,在陆羽充满期待的目光下,只能笑着开口:“父皇,这应该已是先生的极限了。
先生再有大才,终究也只是一人。
若是把先生累倒了,届时大明银行、国子学的算术教学、实学发展,还有这铁路局恐怕都要受影响。
父皇还是要考虑这些才是。”
朱元璋重重地点了点头,看着陆羽那乖巧的样子,才心满意足地放过了他:“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微臣多谢陛下。”
陆羽表面上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内心却早已破口大骂:“朱老鬼,你这个黑心资本家。
总有一天,我陆羽要带着人民把你从那个位置上赶下来,你给我等着!”
……
铁路局督办消息,于官场上缓缓传出。
局长职位毫无悬念地落在陆羽头上,无人有异议。
反倒是配备的三位副局长掌握着相应实权,此事在官场上下,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之间广为流传。
自大明军校开设之初,与国子监类似,国子监在京城,大明军校却分处洛阳新都,一东一西,恰似朝堂之上的文武制衡。
陆羽作为规划者,也不好太过偏袒。
国子监虽最先落实修建完成,但大明军校可是由岳父魏国公徐达亲自把控。
陆羽不看僧面看佛面,大明军校的整体设施等,依旧按照规划项目中的最高标准一一落实。
如今,此前驻扎于大明四方关隘之地的公侯武将,在数年之间,已在军校中进行了多次进修,年轻些的也已进修数月。
自北伐成功灭掉北元之后,定远侯王弼、江夏侯周德兴、静宁侯叶升、永昌侯蓝玉此刻就在大明军校之内,一边进修,一边在军校中兼任职务。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大明军校的前景,未来谁若能在军校中打下根基,日后在军队中也将拥有不俗的影响力。
尤其是老一辈正当壮年的国公老将们如今年事渐高,宋国公冯胜、定国公傅友德、魏国公徐达、曹国公等,年岁渐长。
他们虽还能领军打仗、行兵坐镇,可大明朝的未来已然渐渐进入权力交接阶段,朝堂上下官员以及天下众人的目光,皆放在了年轻一辈武将身上。
即便之前捕鱼儿海战役中,永昌侯蓝玉并未一举建功获封凉国公之位,也依旧无法否认他在一众年轻武将及勋贵之中,战绩和武力都是极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