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把自己的来意直接讲明,众人面面相觑,包括杜瓶儿,服侍了朱橚几次,也不知晓朱橚会说什么故事,更不会想到,堂堂亲王,会自己去创造评书话本。
“在元朝北平城有一家茶馆,茶馆每天人来人往,客人非常多。一天,一个管家样式的人来到茶馆喝茶,这人是王府里的管家,想要招募一个看夜(晚上看门)的,要求胆大心细不亏心,茶馆每天使用蜂窝煤来烧水,做些茶点,用来取暖,生意很好。”
“第一天,来了剃头匠,这剃头匠做了亏心的事情,刨了人家的坟,死在了府里,第二天是一个大胖子,是一个帮闲,给人守着灵堂的时候,遇到诈尸,趁乱偷了主家的财物,最后也死在了府里。”
“第三天来了一个大茶壶,名叫张小乙,书说至此,朋友们都发现了我们用了朝廷提供的蜂窝煤,这蜂窝煤是个好东西,便宜耐用还能控制火候。”
“蜂窝煤里的毒气都会顺着这个管道送到外面,用起来特别方便,朋友们可以到商铺里购买,五十文一百斤,买两千斤还送一个煤炉,送货上门,现场安装!”
朱橚把故事梗概简略的说出来,其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些说评书的人自己来补充,就像老郭一样,很多评书内容都已经失传了,老郭自己缝缝补补形成一个作品。
这个故事里,朱橚原本清朝的时间换成了元朝,地点并没有太大改变,依然是北京,依然是王府,这也就是朱橚,在封建王朝,这些说书人可不敢编王府的故事。
“你们要把形成一个故事,同时尽可能的在里面塞入关于使用蜂窝煤的情节,一是要夸蜂窝煤好,二是要介绍蜂窝煤的使用方法和购买途径。”
朱橚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在蓝星,故事中加入广告是很常见的事情,哪怕是在广告中加入故事也不稀奇,就连纯广告,直播带货都有人看。
在健康教育中,也有地方将健康教育内容插入到电视剧里,信息的多元化,才能更好的将信息传递给更多人。
“王爷,这个故事很奇怪,但是听起来很好,能写出这样话本的人真是天生的说书人。”
领衔的一个老头恭敬说道,这老头叫施学文,在这群说书人里水平算是最高的。
对于大明的说书人,这个话本很新奇,这种插入广告的形式也很新奇,之前他们都是靠看客的打赏,然后和茶馆,饭馆进行分成来挣钱。
“这话本是本王编的,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理解,各自掺入自己的想法,你们都是老说书人了,应该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你们统一编入教坊司管理,收入方面,教坊司负责你们的基本收入,你们的额外收入也要分成给教坊司。”
这种运营模式就有点像是娱乐公司了。
“除了皮裤胡同凶宅奇案,后续还会有其他的话本,你们只能在指定的地方,表演指定的话本。”
现在按照老朱的劲头,天天都有衙役在茶馆,饭馆,客栈等地方看着,稍有不慎,就得被抓走,加入了教坊司,自然就没有这个忧虑,但是朱橚也不会让他们随意表演,因言获罪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不管制,这些人什么鬼话都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