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章 太岳手记赠少年(1/2)

张佳胤的奏章很快就到了内阁。

同时,还有顾青制定的对账表格,作为证据,一起到达顺天府。

张居正再一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顾青。

也未曾想到,顾青一个十五岁的学生,还能参与到徽州丝绢案之中,更没有想到,他还能制作出来这种清晰明了的记账表格。

这也让他再一次见识到了顾青的才学。

当即就想到了冯保的提醒,要不要培养顾青,成为新政的接班人。

张居正原本心中的接班人乃是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以第一名进士及第。

如今的礼部右侍郎、左庶子。

在张居正看来,能够接替自己的人,也就只有这位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郎。

而这一次,当顾青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桌案上。

张居正的内心有了那么一丝的动摇。

要不要把顾青给弄到京师的国子监,甚至是收在自己的身边教导一番,培养成为新政的接班人呢?

虽然内心对于此事有一些犹豫,但是也不妨碍他处理政务。

既然徽州六县的丝绢案已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算,证实了徽州歙县的百姓承担了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赋税,以至于徽州六县在赋税上出现的不公正现象。

那这事儿的处理也很简单,徽州五县要给出一部分赔偿,用来安抚歙县的百姓。

其次,这多出来的三千余两赋税,要分摊给徽州五县。

该是谁的一份不少。

不该是谁的一份也不能多!

如此,才能体现出来他施行新政的初衷,为的便是让均衡赋税,赋税劳役得平均,才会减轻普通百姓们的负担。

张居正在此事上给出了建议。

张佳胤的奏章、张居正的建议等,也都一起送到了皇帝的御桌上。

朱翊钧看也不看,直接就批阅盖章了。

虚岁十五的朱翊钧看起来稍显瘦弱,眉目之间就有一种面善之相,盖章盖的也是十分的认真。

似乎是担心自己盖章的时候,手一抖,盖歪了。

便不好看了。

至于这奏章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他已经懒得去看,也没时间去看,毕竟很多很多的奏章,都需要他来批阅盖章。

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还要读书练字,还要去听课。

朱翊钧每天睁开眼,就知道自己这一天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会做一些什么事情。

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便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张佳胤的奏章被圣上朱翊钧盖了章之后,很快就返回到了内阁,然后六科廊坊抄录登记,以便存档和后续查阅。

既然圣上已经盖了章,也就是同意了这件事情。

张佳胤的奏章也就会回到内阁,然后由六科、内阁的大臣们监督施行。

而这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等六科官员把批复送到了应天府,已经是三月中旬了。

张佳胤见到批复之后,再一次松了一口气。

先是把朝廷对于此番有功的官吏们的嘉奖下发,无外乎一点儿钱财,再于考成簿上添一笔。

其次就是让徽州六县的官吏们按照圣上的批复,在这万历四年的赋税征收之时,按照新的税额进行征收。

最后自然就是等到徽州六县的百姓们有什么反应了。

张佳胤很清楚,除了歙县之外,其他五个县的百姓,必然不会同意这个结果,必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在崇正书院读书的顾青,则是收到了来自于应天府差役送来的嘉奖。

他还是一位学生。

自然无法在考成簿上给他添一笔。

而张居正为了彰显自己的爱才之心,以及想要提前拉拢一下这位少年英才,还送了一本自己的读书心得。

别看仅仅是一本读书心得。

这上面可是当朝首辅大人的笔迹啊!

仅仅是这一本书。

其意义就不一样。

便是汪宗伊见了,都要礼让三分。

毕竟,如今的首辅大人张居正圣恩正浓,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天下乱不乱,他说了算。

朱国桢眼巴巴地看着差役客客气气地把一本书册递给了顾青,随后,还寒暄了几句。

等到差役走了之后。

他才上前,看到了顾青手中的书册名字,顿时瞪大了双眼,问道:“你又做什么了?”

太岳手记。

能够称之为太岳之人,大明只有那么一位。

朱国桢羡慕的都要流口水了。

这可是首辅大人的读书心得啊!

顾青转身回学舍,一边走,一边说道:“没什么,就是帮了张巡抚大人一个忙,解决了一个困惑朝廷多年的旧案。”

朱国桢很是意外,“你还会断案?”

顾青则是解释了一下自己做了什么。

朱国桢沉默了。

人人比人,气死人。

同样是崇正书院的学生,为何独汝如此优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