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我们就是江浦县的一段佳话。”
“我为武状元,你为文状元!”
顾青笑了笑。
“借你吉言。”
其他人也都是笑了笑。
有着余成文在,再加上,顾青又是深谙此道的老手,绝对不会让场子冷下来。
顾学州好几次想要插嘴说上一句,又欲言又止,后面倒是说了一句,可惜,话不在点上,声音又有一点小,没人接上来。
顾学州和顾老大相比,确实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顾老大在这种场合,那也算是一个暖场的人。
不过,大部分都是吹嘘,熟悉他的人也很懂,还就喜欢看着他吹嘘。
便是现在,顾老大在顾家村,有时候也会走出祠堂,努力让自己腿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走在村里,找人吹嘘。
让顾学州读书、写字,背诵和默写经文可以,但是让他在这种场合聊天暖场,那就是为难他了。
他觉得这江浦县樊楼的桌子挺好看,菜也很好吃……。
说实话。
顾青和顾学州找到吴显等人,表示想要请他们在樊楼吃个饭,小聚一下。
吴显等人还是有一些意外的。
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感动,一点儿受宠若惊。
毕竟,顾青现在可是解元,更是大明首辅张居正都称赞,甚至是寻其问政的人。
京师的那些个传闻。
这些年,也通过那些商贾,传到了江浦县。
传的最多的就是江浦县的那些个商贾们,他们往来南北,听到的消息最多。
而顾青乃是出身于江浦县。
他们自然是重点关注,也就能够让京师的那点儿传闻,传到了江浦县。
江浦县的人才知道,顾青被当今圣上召见过,也被当朝首辅大人张居正召见,询问《货币论》。
这也是为何,徐杰也会想着请媒婆,去顾家村说媒的原因。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也知道自己的家世。
就算是有幸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但是想要过岁试,想要保住秀才之名,想要成为廪生,都不会那么的容易。
若是能够和顾青攀上关系,那他就成了顾青的姐夫,肯定是能够得到一些照料。
此生便是在江浦县当一个廪生,也能快活。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顾青的那位阿姐最后竟然嫁给了同村的一个黑穷小子。
小酌几杯。
吃过了饭。
又是一阵寒暄。
聊了聊院试,聊了聊乡试。
至于明年二月份的会试,就只有顾青一人参加了。
自然是没得了。
一直到下午。
散了局。
顾青才拉着徐杰解释了一下。
“徐兄。”
“实在是不好意思。”
“家姐的事儿,乃是阿爷和爹娘做主,家姐又早已经中意了他,我这弟弟也不好阻拦。”
徐杰一听,原来是心有所属了。
便连忙说道:“顾兄说的哪里话,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是伯父、伯母做主,顾兄又岂能反驳一二。”
“我也是听闻家姐持家勤劳,早年还一直照顾你,肯定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好姑娘。”
“我如今只顾着读书,倒是对家中二老照顾不周,很是惭愧。”
“二老也有言,娶妻娶贤。”
“只是可惜了啊。”
顾青对徐杰还算是了解,人品大差不差。
再加上,还有他在,顾秀梅便是真的嫁给了他,也应该能过好日子。
不过嘛。
最佳的人选,其实是吴显,他更成熟稳重一些。
不过,吴显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也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事儿肯定是不成的。
当然,他没有想到顾秀梅会中意同村的胡阿牛。
两人又是一番寒暄。
顾青离开之后,徐杰叹了一口气。
他确实是觉得顾秀梅勤俭持家,若是能够娶回家,也应该能够照顾好家中的二老,还能撑起徐家的门面。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顾秀梅会看上了同村的穷小子。
不仅如此,顾青的爹娘还同意了。
他倒是第一次尝试到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滋味,心中多多少少有一点儿空落落的。
至于说,他喜不喜欢顾秀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毕竟,他也只是去过顾家村一次,随着吴显等人,去拜了拜那个‘才学兼优’的匾额。
见到过顾秀梅一次。
倒也觉得虽然不如大家闺秀那般文雅端庄,却也还算是能配得上他。
顾秀梅和胡阿牛已经开始走婚礼的过程了。
那些个媒婆在吐槽了一下这件事情之后,却又陆陆续续再一次踏上了顾家的大门。
这一次,她们是为了顾秀月来的。
顾家长女嫁人了。
还有一个二女顾秀月啊。
虽然是顾青的堂姐,那也是一家人。
不过嘛,这一次,想要娶顾秀月的人,顶多也就是一童生,又或者是家世还算是不错,家中也有兄弟高中了秀才的。
顾老二原本就有这个打算的,这会儿,总算是体会到了顾老三当初的一些心情。
那就是挑花了眼。
不知道挑谁好了。
对于这事儿。
顾青并未过多的插手,只是也私下里和顾老头说道了一下,最好还是找一个人品好的,别眼高手低了。
好在,还有着顾老头,不然,顾老二肯定是把自己的长女给卖了。
最终,顾老头选中了旁边村的一户,家中老幺,读了一年书,因为实在是读不进去,只好回家,帮着父母中百亩地。
上面的一个大哥,已经是老秀才了。
学社之中为夫子。
二哥也是一个秀才,在县城的私塾中为夫子。
姓张名辉,还算是实诚的一个人。
顾秀梅年前就完婚。
顾秀月要等到年后去了。
顾青这一次回来,其实就是为了顾秀梅的终身大事,毕竟,已经是二十二了,肯定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好在,她中意的胡阿牛也一直没有娶。
顾秀梅的事儿,有顾老三、顾陈氏操劳,他则是在书房中忙着温习,等到年关一过,他就得离家,去京师。
赶在会试报名之前,到达京师。
万历九年正月初五。
过了年关。
顾秀梅和胡阿牛一起拜了年。
顾青才动身离开江浦县,一路背上,随着行脚商的商队,前往京师。
这一次轻装赶路。
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上京赶考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