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今年顾青高中了探花郎,还会有人把杨四知拿出来遛一遛,当做是饭后谈资,嘲讽杨四知不自量力,在鹿鸣宴上为难一个后生,实在是可耻。
杨四知的名声也因此臭了,直接退出了给事中,成了一个员外郎。
张四维原本都不打算用这人,把他外放出去,却又想到,这种过河拆桥的手段,容易让别人觉得他薄情寡义,所以只能是留住了杨四知。
沈一贯则是开口道:“《算学新解》、《货币论》、《帝国崛起》,这已经是三本书,且每一本都算得上是上乘之作,比《水浒传》之流更能登得大雅之堂,便是那《算学新解》也已经推广于天下各地社学,而顾青也有了半个算学夫子之名。”
“至于那《货币论》和这本《帝国崛起》一样争议很大,却也是诠释货币之意义的先师,如今又有这么一本《帝国崛起》,顾青之才学却是非同一般,可以称得上是天纵奇才了。”
他这一顿夸赞,让其他人都有一些疑惑不解。
因为顾青如今算得上是被打上了张居正的门徒之名,毕竟,这一本《帝国崛起》的第一页,就是张居正作序。
再加上,顾青多次被张居正叫过去,看起来走动频繁啊。
沈一贯也知道自己说这话,似乎有一些不合时宜,大家都把顾青当做是张居正的门生呢。
“若是以前,顾青确实是可以被看作是张大人的门生,毕竟,当年的一本《算学新解》如若不是张大人开口,便不会那么顺利地出书。”
“张大人似乎也有意想要培养一下顾青,更是有意让顾青成为以后新政的继承者。”
“只不过,张大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终放弃了。”
“再后来,顾青原本是可以小三元、大三元,完美地走完这科举之路,从而铭记史册。”
“却不想,张大人之子张惟时也参加了今年的殿试,从而被钦点为状元郎。”
“顾青的大三元之路,就这么被掐断了。”
“你们觉得,顾青还能成为张大人的门生吗?”
沈一贯觉得,如果自己是顾青,遇上了这种事儿,那绝对就是深仇大恨了。
他们这里坐着的,哪一个不是被张居正打压过,哪一个不是因为某一些原因,弹劾张居正之后,被张居正给罢了官的?
顾青自从参加科举以来,哪一次不是第一名?
便是这殿试的时候,那一篇文赋,也应该能够成为第一名,别人都是辞藻华丽,又或者是干巴巴的文。
只有顾青的文,看起来更为大气,并且也很符合八股文的规格,也没有跑题,也没有超纲。
这样的策论却不能得到第一名。
大三元就只是差一个状元郎了。
结果呢?
张居正把状元郎的名分按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不管是谁遇到了这种事情,那都可能气得吐血。
沈一贯觉得顾青对张居正肯定会有一些怨气,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还会成为张居正的门生,便是顾青想要当张居正的门生,张居正也不放心用这个人啊!
所以,顾青应该是和他们一样,可以被拉上这条船。
沈一贯的话,却得到了张四维的肯定,他捋了捋胡须,悠悠地说道:“不疑所言不假,顾青只是差了那么一步,就会成为小三元、大三元之学子,亦可凭此铭记史册了。”
“谁能想,张惟时今年也参加了殿试,并且得了这状元郎之名。”
“太岳公的身子骨如今是越来越弱,这夏天似乎还好了一些,但是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就很难说了。
如果张居正没能熬过这个冬天,死在了年关,那他们就得做准备了。
张居正一死,内阁就少了一个人。
不仅仅是内阁少了一个人,便是这朝堂之上也少了一位只手遮天的大臣,幼帝也少了一位可以约束他的帝师。
到时候,这内阁的位置也就空了一个出来,想来,张居正肯定是有后手的。
当然,在张四维看来,就算是有着后手,那也没什么关系,新政必然还是会随着张居正的死而最终被废止,这是一定的,古往今来就没有大臣的变法是完全成功了的。
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这些人的变法,最后都失败了。
张居正的新政也会一样,人亡而政息。
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是坐在那高位上的幼帝的态度问题,一旦时间长了,帝心动摇了,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些个被张居正打压的大臣们的呼声越来越高,便是新政被废止之时。
新政被废,那么,推行新政的张居正等人就得背锅,而张居正的门生申时行等人就得退出内阁。
等到了那个时候,内阁之中资历最高、声望最高、人脉最广的人,便只有他张四维了!
众人听了张四维的话之后,也觉得顾青和张居正之间不可能有情,只能是有仇。
大三元之名啊!
古往今来也就那么两个人。
顾青原本能够获得第三个大三元之名的,却因为遇上了张居正之子张惟时,结果就与其失之交臂了。
当真是太可惜了。
“凤磐公所言极是,如今这张大人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听闻张大人十分的畏寒,便是这大热天的,房间里面也不放一点儿的冰块。”
“这要是到了冬天,可能就很难熬了啊!”
众人心思也是随之一动。
张居正要是死了,那他们就有机会复出了。
张四维拿起手边上的《帝国崛起》,说道:“顾青所写葡萄牙之国史,确实是有几分文采,倒是也适合在翰林院修史呢。”
众人也是连连点头。
一下子就明白了张四维这句话的意思。
朱翊钧看完了《帝国崛起》这本书,看了之后觉得不过瘾,又看了一遍。
然后就忍不住,让冯保去把利玛窦叫进了皇宫。
利玛窦是受宠若惊啊。
他也很想见一见大明的国王。
到了这大明的顺天府之后,才发现,大明其实也很繁华,也很富有,也很强盛。
在了解了大明的制度之后,也明白了什么叫做九五之尊,什么叫做万万人之上。
在西方,教1皇还在和国王之间争权,而在大明,掌握天下权柄的人,只有那么一位,有且仅有那么一位!
所以,这大明国王的身份便是无比高贵,无比尊贵,甚至是已经快要和他心中的教1皇同等了。
利玛窦进入了皇宫,见识到了这紫禁城的金碧辉煌。
也算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利玛窦也是被冯保临时教导了一下礼节之后,才让他去面见万历帝朱翊钧的,不然,到时候若是失礼了,那是要受罚的,还会被记载在史册上。
朱翊钧看着留着串脸胡须,高鼻梁、蓝眼睛的利玛窦。
很具有西洋人的特色。
他问,利玛窦回答,畅聊了一个多时辰。
朱翊钧才觉得乏了,挥挥手,让冯保把利玛窦送回去。
利玛窦讲述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被顾青写在了《帝国崛起》这本书里面。
所以,对于朱翊钧来说,似乎也没什么新鲜感。
最后还是想到了,直接把顾青叫过来,问问他,大地要是一个毬,那为何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