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到了翰林院,直接找到了顾青。
因为这太阳系模型是他做出来的,太阳系的道理,也是他提出来的,这一份诏书,自然由他来写,最合适不过了。
顾青听到冯保的话之后,多少也有一些意外。
他以为,想要推行这个太阳系的说法,会有很大的阻碍,不管是这朝堂之上的诸公,还是士林的读书人,并不见得愿意接受这个说法。
毕竟,君权神授的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到了明朝时期,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历史上,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还多次封神呢。
特别是关羽,就是在万历帝朱翊钧的手上建立了不少关帝庙,还多次加封。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帝定为武庙的主神,与崇祀孔子文庙并列为文武二圣,封关帝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封关帝长子关平为竭忠王,关帝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关帝部将周仓为威灵惠勇公,同年敕旨解州,选关帝嫡系后裔关世科、关世福、关世禄、关世稳、关世玉、关世举、关士英、关士杰、关士敬等迁洛阳奉祀关帝陵寝。
顾青也是因为对万历十五年感兴趣,所以就上网查了查,才看到了这些信息。
自宋朝开始,上位者就喜欢搞这些小动作,就是对历史上的名人进行加封,特别是一些忠勇之人。
毕竟,宋朝的皇位是皇袍加身来的,是武将集团掌权之后,以武将之位晋升,所以就希望能够多多塑造一些忠勇的武将,给武将们洗洗脑,算得上是早期的PUA。
等到了明朝时期,皇帝们就更不一样了,宋朝也只是加封为武安王、候什么的。明朝就直接加封为神,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就明显是在无限提高皇帝的身份。
毕竟,这些诸天的神,那都是皇帝加封,就相当于是封神榜了,不仅加封,还会推广,让百姓们相信。
这已经不是君权神授,而是君权天授,君不仅仅是人间的君,更是这天上的君。
顾青却在这时候提出大地是圆的,提出了太阳系之说,看起来,就是在反驳君权天授,在反驳神化。
他已经做好了被人口诛笔伐的准备,却不想,冯保来了,告诉他,朱翊钧打算要推广太阳系之说。
这自然是让顾青感到十分的意外了。
不过,后来,顾青才知道,太阳系之说被推广了,同时,却也因此加强了三十三重天的说法。
官方的意思就是这银河系诸多星球便是一重天,仙神则是在天上天。
佛家有云三千大世界,三千小世界。
脚下的大地是人间界,而在其他星球,应该存在着妖、鬼、仙、神等等。
好嘛。
顾青这才明白,朱翊钧为何要推广太阳系之说,并且朝堂上下的官员们还都同意了。
当学子们还震惊于《帝国崛起》这本书的内容,认识到了一个西洋之地的海上霸主的时候,已经是议论纷纷,并且也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是崇洋媚外,有人觉得是知己知彼,也有人觉得是胡言乱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国家,也有人选择了观望,不是不相信,也不是直接相信,而是冷静吃瓜。
但是,这分歧还在争论,大家都在各抒己见的时候。
诰示出现了。
然后一下子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浑天说、太阳系之说、太阳系模型,这些个全新的信息,又是有理有据的信息,一下子就扑面而来。
就好像是你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天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连电视都没有,对于外界的消息知道的少之又少。
突然有一天,一辆车把你带到了北上广,睁开眼,就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扑面而来,砸进了你的双眼。
哦。
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啊!
对于读书人来说,就是这种感觉,原来西洋之地还有一个海上霸主,还有人航行海上,直接绕着海岸线走了一圈,一直往西,却又从东边回到了码头。
原来,地球绕着太阳、月亮绕着地球。
原来,大地是一个圆,因为有着万有引力,对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引力,所以才会吸附圆
原来……。
要素太多了,很多人一下子都没能反应过来,只觉得荒谬,可想要反驳的时候,听到身边人理解之后的讲解,却有觉得有几分道理,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就那种,我原本是不相信的,可好友说的有几分道理,我想了想,似乎也确实是如此,一下子就无力反驳了。
可你让我相信这个道理,我还是无法接受。
万历九年的六月、七月,有不少读书人的双眼,差一点儿就被太阳给照瞎了。
没办法,他们忍不住想要抬头看一看太阳,想象着太阳系的说法,想象着大地在绕着太阳转,想象着什么近日点、远日点,想象着北半球、南半球、想象着北极、南极。
只能说,顾青用了一个多小时给朱翊钧的科普,朱翊钧又在早朝上给百官们的科普,直接就传开了,但是这些知识点又比较碎、比较杂,也很少,就显得十分的薄弱。
天下读书人需要一本书,一本能够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的书,让他们能看到,能够有一个归纳总结。
不然,知识点太薄弱了,他们的争议就显得有一些空泛,有一些缺乏支撑的点。
不仅仅是太阳在炙烤着读书人的皮肤,还有着《帝国崛起》这本书,以及太阳系之说,在炙烤着他们的内心。
原本的酷暑已经是让身为少年的读书人,显得有一些狂躁了,而这些太阳系之说等新的信息,还是官方直接推广的信息,让他们的心也跟着一起燥热起来。
他们有人甚至是直接跑去了广东广州香山县,到了那个西洋人买下来的村落,想要看一看西洋人在大明的殖1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