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州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如今还在等着乡试,都二十四岁了还没结婚呢。
为的就是想要过了乡试,高中了举人之后,再结婚,能凭借着举人的身份,娶一个大家闺秀。
只不过,顾学州在江浦县遇上了一娘子,便只是一眼,就看对眼了。
年底的时候,都已经提亲,下聘礼,定吉日,明年二月成婚。
在大明,结婚之后继续科举,便是父子、爷孙一起参加科举,都是时有发生呢。
顾青的话,自然是让柯氏、顾学州、顾学裕感动不已。
顾青能够在这时候,还想着顾学州、顾学裕,那真的是重情重义,最起码,做的比顾学州还要好,比顾老大,那是更好了,完全就没话说。
这时候,顾青就算是掏空家底,迎娶丁家女,顾家老少也没话说。
一来,顾青如今乃是探花郎,是顾家的希望,是顾家的脸面。
二来,那丁家女可是名门闺秀,丁家在江浦县、在应天府都有一些名气。
他们就算是倾家荡产,那也得促成这一门亲事。
顾家便能更上一层楼。
在这时代,身世比钱更重要,钱无法提升身世,而身世可以拥有很多很多钱。
第二天,顾家这边就来了不少人,都是同村的,前来拜访一下顾青。
站在顾家院子外面,晃晃悠悠地站着,又或者是交头接耳地交流着。
“听闻,顾相公当初落井之后,见到了太祖皇帝呢!”
“太祖皇帝赐福,让顾相公有了过目不忘、天生神力的能力,从此就能好生读书,还能举起大鼎。”
“我就说吧,那口井,绝对是有福气的。”
“要我说,顾家还是祖坟冒青烟了,我当时可是亲眼所见呢!”
“你们发现没,一年不见,顾相公长高了不少,也更壮实,那一拳要是打过来,我觉得我肯定得被打死。”
“还真的是,顾相公一拳最起码能打死一头牛!”
“我还听说,顾相公如今跟着戚帅学武,你们可知道这戚帅是谁?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大英雄,即便是那些个倭寇,见到了戚帅,都得叫爷爷呢!”
“顾相公跟着戚帅学武,将来必定也能和戚帅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那我们顾家村到时候也能跟着沾沾光了。”
村子里面的人站在外面议论纷纷。
顾青一觉睡到大天亮。
也是难得起的比较晚一些,在大营那边,五更天起,简单地洗漱一下,就开始操练,吃个了早饭,开始学习,再之后,继续操练,一直到中午,才能休息一个时辰。
休息一个时辰之后,下午还要组队巡逻,一个时辰左右,大概十几里路。
巡逻完毕,回到大营吃饭,吃完饭,休息一会儿,顾青还要去随着戚继光一起沙盘演武,又或者,去火器营那边。
在西洋火炮到了之后,顾青更是一天只睡了三个时辰,其他时间,都是在研究火炮。
教导火器营的少匠们用炭笔和直尺绘制图纸,画出来一个零部件的三维示意图,能够通过这些图纸,直接拼成一个火炮,再根据图纸打造零部件,还根据图纸进行改良等等。
除此之外,那就是实验,零部件组装实验,还有零部件全部组装起来之后,去土场那边装载了火药,继续实验,还要去火药那边的一族,听取他们的讲解,相当于是上课,了解火药,又根据自己的见解,以自己思维,来想办法给一些建议。
顾青并非是火药方面的专家,没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直接手搓出来效果更好的火药,那就只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去得到效果更好的火药配方。
所以,顾青在大营那边是真的一点儿也没得悠闲,回来之后,睡在了自家土炕床上,才算是真正的放松下来。
顾老三、顾陈氏也没打扰他,顾家老少的动作也都比较轻,生怕声音大了,打扰了顾青休息。
“嗯……。”
大概八点半左右。
顾青醒了。
起床,伸了个懒腰。
前世,回到父母家里,也是睡得十分安稳,一觉大天亮。
“青儿醒了。”
打开门,顾陈氏正在厅堂纳鞋底。
顾青这几年还在长个儿,一年的时间,变化比较大,顾陈氏也就没办法给顾青纳鞋底,因为不知道他脚多大。
昨天晚上,特意让顾青量了一下,弄个纸样子出来,好纳鞋底。
顾青笑着道:“娘,早。”
顾陈氏笑了笑,示意桌子上的鸡蛋、粥、包子,“都放在热水里面温着,等你起来了好吃。”
“温水放那,你赶紧洗漱吧。”
顾青点了点头,提了温水回去,刷牙、洗脸、抹了抹长发,接着自己梳头、束发。
等到再出来的时候,顾陈氏已经把鸡蛋、粥什么的拿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顾青走过去坐下,吃起来。
“二爷已经来了,正在隔壁院子,你一会儿也把那事儿,和二爷说道一下,请二爷指点一二。”
“婚姻乃是大事儿,可马虎不得。”
顾陈氏也只是稍微提醒一下,也没过于唠叨。
她知晓,顾青十分的稳重,也不太喜欢她的唠叨,这儿大不由娘,顾青的事儿,早已经是他自己做主了。
顾青吃完饭,‘嗯’了一声,回道:“娘,孩儿心里明白。”
顾二爷其实也是为了顾青的婚事儿来的,就是想要打听一下,或者是旁敲侧击一下,看看情况,探探风声。
顾青如今已经高中探花郎,不必再费心科举,再加上,明年年初及冠,也就这几天。
如今也算是大业有成,年龄刚好也到了,是该成家的时候。
便是顾学州想要拖着,等到高中举人,可乡试也不是那么好考的,顾青现在还没能力,在乡试考试的时候,给顾学州找点关系,走动走动。
所以,能不能考上,还是一个问题,要是考不上,到时候,顾学州就差不多二十七八岁。
这时候可就不那么容易讨一个好婆娘。
所以,顾学州看对了眼,对方也是身世清白,父亲虽然也不过是一秀才,家境并不是那么的富裕,却也能配得上他。
顾家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请了媒人去提亲。
对方一听,是顾家村顾家,是写出《算学新解》顾青的堂兄,便也答应下来。
顾二爷听到顾青打算请媒人去丁家提亲,迎娶丁家的嫡女,自然也很高兴,虽然在心中觉得顾青应该能娶一位名门闺秀,最起码也是王公贵族之女,才能配得上他,但是顾青既然开了口,那便是有着他的考量,又或者是,顾青已经见过对方一面,看上了。
一阵寒暄过后,顾二爷、顾老头等人,和顾青一起,出了院门,和在外们等了半天的乡亲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