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重病在床。
顾青就不能学申时行在后来的立储事件上一样,又想要让万历帝朱翊钧满意,又想要朝臣们满意,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现在,他就已经和张居正的关系不清不楚了,作为被张居正一直打压的那些人,必然会把顾青也当做是张居正的人,给拉下马。
便是他们没怎么出手,架不住,还有一个薄情寡义的万历帝朱翊钧。
他要是觉得谁是张居正的人。
那从此以后,就别想着平步青云了。
毕竟,到了后来,万历帝朱翊钧可是三十年不上早朝,不问朝政,不选录官员。
也就是说,一些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朱翊钧都不管不顾了。
这种消极的态度。
明朝不亡才怪。
可以说,朱翊钧的帝王之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幼帝时期,张居正执政十年,第二个阶段则是张居正病逝之后,朱翊钧掌权,开始了独断专行,甚至是清算张居正,废了新政,开启了三大征,第三个阶段,那就是摆烂阶段,发现自己没了张居正之后,这大明是越来越烂,民愤四起,连后金都打不过了,直接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而如今,张居正即将病逝,万历帝朱翊钧也即将开启他的专1政时期,似乎是信心满满地想要大干一场,最后才发现,事实上,大明没了张居正,还真不行。
顾青就是要借助这个机会,借助自己拥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能力,以及朱翊钧的赏识,哄好这位帝王。
张居正是以帝师的身份压迫,直接专权,压了万历帝朱翊钧十年。
那他就要想办法来哄一哄朱翊钧,让他感受到当皇帝的快乐,专1政却不会专1权。
申时行听了申用懋的话,沉思片刻,直接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写一篇奏章,直接言明此事。”
申用懋问道:“父亲,为何要言明?”
就不能是他想出来的吗?
真要是言明,那这个功劳就要让顾青分走一半了。
虽然,这些良策本来就是顾青提出来的,但是顾青当时也说了,他愿意把这份功劳送给他。
申时行轻声道:“顾朝阳好意,愿意投桃报李,那你也不能因此而过河拆桥。”
“此子类当今首辅太岳公,以后成就必然不凡。”
“此番说是送于你大功劳,其实也是想要探探风,试一试你。”
申用懋疑惑不解,“试一试我?”
申时行点了点头,越发觉得顾青此人不简单。
“是啊。”
“试一试你是不是可以成为他的朋友。”
“试一试你会不会过河拆桥,盯着眼前这一点利益,乃是目光短浅、薄情寡义之人。”
“这一次,给了你预防旱灾和洪灾,安抚民心之策。”
“倘若你的所作所为,让他觉得你并不适合成为他的朋友,那他就会找其他人。”
“从此之后,你们便是形同陌路。”
申用懋这才明白。
那一顿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这个功劳也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够拿到的。
“原来如此。”
“多谢父亲解惑。”
“我明白,顾朝阳这是在投石问路,他并不想永远只为翰林院编修,或者说……太岳公身子骨越发不好,他在为自己谋后路。”
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