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自从那一本《浑天新解》之后,顾青就没写书了。
其实,在他的计划里面,有着一个列表。
上面都是他要写的书。
只不过,年关回去之后,被婚事耽搁了,回到了京师,顺利进入了户部,却又遇上旱灾。
写书的事儿也就被耽搁了。
顾青则是给朱翊钧讲解着货币的作用,甚至是已经快要上升到世界货币,以及两国之间货币换算。
听得朱翊钧是如痴如醉。
“且夫货币之于经济,犹水之于鱼也。水少则鱼困,水多则鱼逸。货币之供应,亦须适度。过多则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过少则经济紧缩,交易不便。故国家必以宏观经济之政策,调控货币之供应,使经济得以平稳发展。”
“观历史之长河,货币之兴衰,与经济之荣枯紧密相关。如周景王铸大钱,致经济紧缩,民不聊生,终致国乱。此乃货币之误用也。反之,若货币供应适度,则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故善治国者,必善治货币。”
“今之世界,全球化之势已成,货币之作用愈显重要。各国皆以货币政策为宏观调控之重要手段,以求经济之平稳发展。我朝亦不例外,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辅相成,调控经济之运行,保民生之安康。”
顾青讲解自然是要符合大明现在的制度,也要符合大明现在的理念,不能太过超前。
毕竟,人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
给朱翊钧讲解经济,讲解国1有1资产管理,讲解国1企、私1企,资1本1主义大明化,他也听不懂啊。
在顾青结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已经网络上有一些学者对于朱翊钧的评价。
感觉这时候的朱翊钧也就是听一个稀奇。
真要说,让他能够学到什么,估计很难。
朱翊钧也确实是听一个稀奇,对于《货币论》这本书上面的那些道理十分好奇。
对于顾青所说的全球化、货币之策、通货膨胀等说法,感到好奇。
不过一会儿。
两人都觉得肚子有一些饿了。
特别是顾青,一路北上,路上也有歇脚,也有吃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但是到了京畿路这边,是真的赶了一夜一天的路。
身上都有一点儿汗味儿。
朱翊钧则是直接留着顾青在这里吃饭,算是圣恩浩荡了。
“臣写陛下赐宴!”
两个人自然是分桌吃饭,不可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吃着盘里的菜。
食不言、寝不语。
不过,顾青是真的饿了,再加上这个身体是真的壮实,所以每一顿吃的也多。
就他那大口大口,不急不慢,十分优雅的吃相。
看的朱翊钧都胃口大好。
他也才十九岁的年龄,也是长身体的时候呢!
不知不觉间,顾青已经把桌子上的美食都给吃完了。
朱翊钧早就吃的差不多七分饱,觉得有一点儿撑,实在是吃不下,已经放下筷子了。
见到顾青吃完了最后一口米饭,擦了擦嘴,便开口问道:“顾卿,可要再来一些?”
他是真的好奇,顾青到底能够吃多少。
在顾青的桌子上摆着的可是六菜一汤,而他已经吃了五碗米饭啊!
顾青已经是八分饱了。
便抱拳施礼道:“多谢圣上,臣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