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听到了张学颜的建言,也十分支持,尽力安抚百姓,绝对不能出现流民!
以工代赈,那也是有着讲究的。
那些地方适合开渠引水,那些地方不适合。
比如陕西有一些地方,那黄土高坡,坡度大,山坡上又没有什么山泉水,水都在山脚下。
想要引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时候,就需要水车,弄上一架非常大的水车,一个坡度,一个坡度地把水给送到山上。
而对于顾青而言,他想到的一点,那就是必须想办法,把水泥给弄出来。
要是能够烧出来水泥就好了。
到时候,有一些地方不适合挖渠引水,就直接用水泥,人工造出来一个排水渠。
特别是像山西黄土高原地区,这水流失的很快,直接就被黄土给吸收了。
要是能够烧出来水泥,直接建造排水渠,就能够保证水量不会流失,水车运送的水,运送的距离会更远一些。
只不过,顾青对于工业制造了解的不是很多,就知道一个,烧水泥的材料要用到石灰石。
然而,什么是石灰石呢?
他也不知道啊!
不过,就算是自己不知道,这时候应该也有知道什么是石灰石的人。
顾青也看过一些历史,好像明朝建造长城的时候,就有用过生石灰、熟石灰。
所以,可定有工匠知晓什么是石灰石。
有了石灰石,那就使劲儿烧,用各种方法去烧,就像是烧玻璃一样,烧出水泥。
明朝建造的长城已经是牢不可破,坚固无比。
用这种方法来建造水渠,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水泥对于顾青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用处的。
他想要在以后,用钢筋混凝土,在紫禁城内,建造一座高楼。
有了水泥,就能够改变都城的格局,可以让这京师容纳更多的百姓,也能够改善京师之地很多底层百姓们的居住条件。
毕竟,现在没有地下室,但是有着很多的大通铺,一个四合院里面,挤满了人。
关键是,顾青想要在大明玩一把房地产经济。
建造高楼大厦,让百姓们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一般的百姓们为了一日两餐而奔波,稍微富裕一些的百姓,就为了买房而奔波。
总要给人一个更高的追求,这样一来,他们才不会显得有钱而无所事事。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做,可以让钱更加快速地流动起来。
说白了,就使用房地产来刺激消费。
至于泡沫那一天会到来,那都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最起码现在的大明需要这样一个经济来刺激消费,拉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增长。
不然,死水一潭的大明商业,最终一定会走向灭亡。
要是能够形成前世那种基建狂魔模式,便是小冰河时期到来了,旱灾、洪灾不断,那也能熬一熬,安稳度过。
除非真的是那种非常极端的天气,真正的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别说用水灌溉了,就是百姓们解渴,都没一口水喝。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是真正的老天爷要亡大明,普通人根本就没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