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将军送来的战报,也从烟台那边一路送到了京师。
兵部这边是第一个看到战报的,得知倭寇经过这一次的谋划,损失惨重,也是松了一口气。
就算是没有搬回来银山,最起码,也是狠狠地打压了一下倭寇,解决了东南沿海地区长达百年之久的倭寇之患!
“驱虎吞狼之计应该算是成了!”
“李将军能够把葡萄牙的海军,带到朝1鲜那边,也是深谋远虑啊!”
“如今,朝1鲜那边,正在遭受着蒙古贼兵、女真贼兵的侵扰,若是能够造出大明屯兵的声势,也能让蒙古贼兵们知难而退,暂时休战!”
“董公说的不错,我们或许可以造出声势来!”
要知道,万历年间,大明这边有过好几次支援朝1鲜的战争,为的就是不想让蒙古贼兵、女真贼兵、倭寇三方直接占据了朝1鲜,占据了大明的山海关以北地区。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和大明毗邻,一旦屯兵在东北之地,过了山海关,就能够直面大明的京师。
兵部这边讨论着这一次的战果,也讨论着李将军等人的战功,还讨论着接下来的战局和布局谋划等等。
最后形成了好几个奏章,送到了朱翊钧的桌子上。
朱翊钧现在还在头疼着呢,因为有人暗戳戳地递上来了奏章,弹劾光禄大夫王国光。
而此人乃是张居正引荐,这些年来,功劳不少,跟随着张居正一起推行新政,平日里也是诸多建言。
“如果才力不堪繁剧、别无瑕疵者,方拟调简;其有瑕疵而才力难以遽弃者,拟以降用;调简者,授以相应简僻地方;降用者,不拘繁简,量才铨补,庶器使得宜,而惩过之典亦备矣。”
朱翊钧现在还记得王国光的一些建言,明白王国光这样的人,也算是一位能臣。
只不过,随着张居正病逝,随着他身上的枷锁越来越模糊,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也就越发觉得张居正当年对他太严格,甚至是孩视他,不把他当做是大明天子。
这对于朱翊钧来说,始终就好像是一根刺一样。
而弹劾王国光的人不是别人,还是杨士奇之孙杨寅秋,其陈述了王国光的六大罪行,也有一些物证,还清楚地描述了罪行之经过。
朱翊钧还是有一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在这时候,直接以此来定罪王国光。
毕竟,王国光乃是张居正引荐,问罪王国光,那就是放出去一个信息。
这一点,朱翊钧也已经能明白了。
他把这奏章放在了一边,看起来其他的奏章,很快就见到了兵部那边送来的战报和相关的奏章。
“呼……。”
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倭寇之患对大明东南之地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原本的鱼米之乡,就因为那些倭寇猖狂,直接登陆,四处烧杀抢掠。
东南沿海之地不得安宁。
有一段时间,倭寇们甚至是都已经打到内地,杭州、严州、徽州都深受其害,还从上虞直接打到了应天府。
可以说,大明中期最大的敌人,就是这倭寇!
如今看到大明的水军联合葡萄牙的海军,打的倭寇抱头鼠窜,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朱翊钧就高兴不已。
这也算是在他手底下的战功啊!
自然是需要大书特书,也好宣扬一下他的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