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常会的时候,朱翊钧就把战报和兵部的奏章都摆了出来。
“诸卿,这是跟着西洋人一起攻打倭寇的李将军传回来的战报,尔等都看一看吧。”
“倭寇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能不能见到银山,就看那安德烈能不能一口气拿下倭寇的那个西南海域!”
倭寇的岛屿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近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明东海之滨经常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实在是苦不堪言。
如今……也算是攻守易型了。
百官们纷纷道喜。
“恭喜圣上!”
“贺喜圣上!”
倭寇被打的节节败退,怕是往后几年时间,都没那能耐,再一次偷渡到东海之滨,然后烧杀抢掠了。
这也算是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次。
而对于兵部的一些建言,想要户部再拨款,支持海军的建设。
大家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今年这一场旱灾,在顾青的治理之下,也是有效地缓解了不少,那三百万花的也都在点子上。
当然,也有几十万,落进了官吏们的口袋之中。
但是最起码到现在,到这八月中旬,几场秋雨过后,受到旱灾影响的百姓们,总算是能够缓过气儿来了。
这些事儿商讨完之后,朱翊钧看向了顾青。
顾青这才出列,递上了他的奏章。
上面是建议哪一些商品,是必须要建立国1有1化体系,哪一些,是可以国1有1化、私1营1化双管齐下的。
不仅如此,还在上面详细描写了两者体系的区别。
当然,一直流传着官不可与民争利。
当官也就不能经商,这乃是祖制,便是几百年之后也是这样。
不过嘛,顾青讲述的国有和私营之间的区别,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何要这么做。
这白盐就和粮食一样,乃是和百姓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
从唐宋开始,官府就对白盐生产和销售,进行着严格的控制,这也没错,大明也是这样实行的。
但是盐铁司终究还是一个官署,而盐铁又要进行售卖。
管理起来,总有一些职责不清。
直接成立几个商号,归属于盐铁司管理,却又不能按照以前的那种管理体系去管理,因为实在是太陈旧了。
建立商号,让盐铁成为商品,是可以建立专门的盐铁铺子,并且可以对白盐进行分级,有精细的白盐,也有一些粗盐,还要分为海盐、井盐等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品质的白盐,进行不同价格区分。
同时,几个商号之间,也可以形成一种竞争,没有竞争力的商品,永远都不会进步。
而其他的一些商品,是可以放开一点儿,允许私营的,这样一来,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有了竞争力,商家才会想办法提高商品的质量,又或者是想办法提升技术,降低商品的成本等等,也只有这样,百姓们以后才能用到比较低价的商品。
而不是一件商品,之能被一家商号控制在他的手中,价格是他说了算,好不好,适用不适用,也都是他说了算。
差不多一万字的奏章,这还是少有的,申时行、张四维、严清、梁梦龙、张学颜等人看完,也是久久无法回神。
这种说法,这种想法,看起来,是真的很有道理,可是……却又太过超前,太新了。
一时间,也是有一些不能接受。
无法消化。
建立盐业商号,形成白盐竞争,朝廷建立盐场,进行生产,然后由漕运到各地,放在白盐商铺之中,进行售卖。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盐商越来越少了。
从而能够杜绝一些盐商哄抬白盐的价格,让百姓们买不到盐,为了吃一口盐,要花费更多的钱。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断绝了盐商的路,要扩大海上丝绸之路,允许盐商组建海商商队,把白盐卖给西洋人、卖去西方,赚取西洋人的白银。
同样,朝廷建立铁矿,禁止私人开采、建立铁矿,从开采到冶炼等等,都是朝廷严格把控,再通过漕运,运输到商铺之中,进行售卖。
允许商人批量买下商铺之中的熟铁铁片,然后拿回去进行二次加工,加工成菜刀、锄头、犁铧等等用具,进行售卖。
这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新政,一个直接改变了盐铁行业格局的新政。
可顾青在最后计算出来的利益,却又让百官们一时间犹豫不已,不敢妄下结论。
按照顾青计算出来的利益,户部能够从中获得多少赋税,而百姓们又将会吃到白盐,盐价稳定,同时,盐矿的矿工、漕运的纤夫、商铺代理人等,都能获利!
相当于是养活了更多的普通百姓,养活了不少苦力。
同时,让盐铁市场规范化,让盐铁生产规范化,建立大型盐田盐场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等。
这些看的百官们是真的心动了。
“圣上,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张学颜躬身道。
顾青提出来的国有私营之议,实在是太新了。
他们也不敢往下结论。
若是张居正在的话,或许很快就能够裁决,是做,还是不做。
可是,张居正如今已经病逝,没有人敢在这时候,直接拍板,说推行此项国策。
不少人想念张居正的第二天。
申时行想了想,也站出来道:“圣上,顾主事此法虽为良策,然后盐铁之事,事关重大。”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如今旱灾刚刚有所缓解,百姓们还需要休养生息,不可贸然对盐铁之业进行改制啊。”
说实话,见到顾青算的一笔账之后,朱翊钧就已经心动了。
但是,他也知道,盐铁之业是多少人的饭碗,现在要是把他们的饭碗给砸了,说不定,他们就能够把他的饭碗也给砸了。
吏部侍郎许国上前,躬身道:“圣上,臣以为,此法利国利民,当推行之,不过,盐铁之业确实是事关重大,急不得,可以慢慢地推行。”
“便是一开始不进行改制,盐铁司那边也可推举一些人,然后探查一些盐田,进行整合,建立一处非常大的盐场出来。”
“然后按照顾主事提出来的一些管理方式,进行严格管理,若是有一些纰漏之处,也能够及时改正。”
“等到盐场建立起来,新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都得到了完善,再慢慢地推行此法。”
许国这一点,就是顾青所提到的试验点。
不能直接改制,可以先建厂,然后实验,等到技术、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等完善之后,也就相当于是有了经验,等到朝局稳定下来,再改制,也不会出现乱子。
毕竟,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以很好地借鉴。
顾青躬身道:“圣上,臣以为,许大人之言,可行。”
朱翊钧当机立断地说道:“很好,那就按照许卿所言去办,户部、吏部、盐铁司三方督办,建立最大型的盐场,进行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等。”
“若是能够真的按照国有和私营的理念,建立更好更完善的盐铁制度,从而让百姓们都吃得起盐,用得起钢铁,还能让朝廷增收,更可以养活无数普通大众,顾卿当有大功!”
朱翊钧还没有经历过立储风波,在张居正刚刚病逝不久,还是有心想要治理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