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章 戚帅出征战西洋(1/2)

朱翊钧既想要当一个明君,又想不担责。

去西洋之地的葡萄牙骂他们不仁不义这种事情,交给张四维去办,他也不想还拿出来议论一下,让百官们引荐。

到时候,又是争来争去,吵的他头疼!

不过几天。

顾青写完了《四大名捕》的最终卷。

四大名捕打败了晋王和奸臣,平定了朝堂和江湖之乱,宋神宗登基大位,天下太平。

用前世网友的话来说,那就是包饺子的结局。

这种结局在这个时代来说,自然是绝对的正确,对于现阶段的顾青来说,也能留下一个不错的名声。

真要是写出龙骑士那种剧情来,肯定会被百官弹劾,甚至是被世人所唾弃的。

大明的三从四德意识也很强!

顾青带着最后的几章手稿进了皇宫,大老远的就见到了冯保迈着小碎步走来,老脸上还挂着一丝笑容,“哎哟,顾相公来的真巧呢!”

“咱家正要去寻你,圣上几日不见,吩咐咱家亲自到你府上问一问,这《四大名捕》可写完了。”

好吧。

又被万历帝朱翊钧催更了。

顾青从袖子里面拿出了手稿来,说道:“公公,我今日进宫便是来给圣上送手稿来的。”

冯保欣喜不已,快言快语道:“妙啊,顾相公,快走,别让圣上等着急了。”

两人并肩快步而行,冯保这才低声说道:“上一次,多谢顾相公指点,咱家让那戏班子排演了一下这《四大名捕》,圣上很是爱看呢。”

顾青并没有看过,自然也就不知道是什么样儿。

是京剧,还是黄梅戏那样的?

至于弄成舞台剧的效果,估计很难,以冯保和那些戏班子的意识,必然还没办法独创出来舞台剧。

不过嘛。

能够想到直接把这种小说排演出来,也算是不错了。

以后,说不定还能排演出来《三国演义》、《水浒传》呢,就和那景区里面的三打祝家庄一样,弄出一点实景效果来,也是有着观赏性的。

“圣上喜欢就好。”

“公公也是有心了,都说人不如旧、衣不如新,公公服侍了圣上这么多年,也应该知道,该怎么让圣上开心才对吧?”

“有时候,不怕做错,就怕什么也不做。”

“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做,那么,这个机会就直接让给了那些什么都会尝试一下,慢慢地掌握了技巧的人。”

冯保秒懂,露出一丝微笑,称赞道:“顾相公所言乃至理也。”

顾青只是点了点头。

这时候的冯保也有了危机意识,意识到万历帝似乎十分地厌恶张居正,害怕自己也受到了牵连。

所以,他才会询问顾青,该怎么哄好万历帝。

但是,他这么多年恃宠而骄的性子,却又没办法很快地改掉,在百官们的面前,还是会自持身份,在这司礼监中,也会端着架子。

最终被万历帝给赶出皇宫,也不是没道理。

万历帝朱翊钧记仇不记恩。

冯保早年喜欢向李太后告状,自然是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心中,留下了一道伤痕,这道伤痕一直都在,就算是他现在想办法哄好万历帝朱翊钧,也难以抹平。

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完全失宠,还能在万历帝朱翊钧耳边吹吹风,还有一些作用,顾青就不能对冯保太过强硬,却又不能走得太近。

两人到了偏殿这边,冯保先进去,解释了一下自己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复命,原来是在东华门那边的长廊,见到了顾青。

朱翊钧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叫道:“快快让他进来!”

这几天,顾青都忙着户部那边的事儿。

深秋之后,天气还是有一些干燥,旱灾还没得到完全地解决,过了这深秋之后,就是大冬天,还要保证那些旱灾严重之地的百姓们,能够早一些吃上水,以及领取到粮食。

还有这秋税也收上来了,也需要一一比对。

不能再出现徽州丝绢案这样的事情出来。

所以,这《四大名捕》也就更新的比较慢,让朱翊钧等了十余天的时间,才算是把结局写了出来。

顾青走进了大殿,冯保很识趣地让宫女和太监们都下去,他一个人留下来,侍奉在旁边,负责端茶倒水什么的。

“臣顾青,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抬手道:“免礼。”

等到顾青起身,就见到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朱翊钧,连忙从衣袖里面拿出了《四大名捕》的手稿,双手奉上。

“圣上,这是《四大名捕》最后一卷大完结的手稿。”

“请圣上一阅。”

顾青直接就递到了万历帝朱翊钧的身前,根本就不需要冯保来当个中间人,传递一下。

直接省去了时间呢。

朱翊钧伸手接过来,就腾一下坐下,然后翻开了第一页。

就在昨天,闲着无聊的朱翊钧,还拿出了前面的四卷,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呢!

甚至是再往前一点,还在等着顾青的手稿的他,直接叫冯保把刑部那边的一些卷宗给拿过来,他要看一看,吓得刑部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一个不好,有什么隐情,以至于降罪到自己身上。

好在,朱翊钧翻阅了一下,发现刑部的卷宗看起来,没啥味道,一点儿波荡起伏都没有,味同爵蜡,便又还回去了。

朱翊钧一口气看完了最后几章。

“呼……。”

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追更的舒爽感觉,还是没有那种一口气从头看到尾那般强烈。

不过,朱翊钧昨天重温了一下,所以,前面的剧情也没有完全忘记,还能连接的上,看到最后的结局,也能接受。

“好一个《四大名捕》,此书能让人回味无穷啊!”

十九岁的万历帝朱翊钧,也正是少年慕艾的时候,一个郑贵妃就能够把他迷得不要不要,甚至是和大臣们翻脸,册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

而《四大名捕》里面写的江湖儿女的情感,写四位名捕的感情线,以及反派的感情线,写的也很好。

特别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真的能让人如痴如醉。

所以这本书也是真的畅销,读书人嘛,也是最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文学描述出来的感情的人,这就叫做有文化的感情。

便是那些听书的庄稼汉,也很难理解,什么叫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江湖是什么?

他们从小到大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