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碑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礼,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谦逊:“太子殿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臣子本分,为王朝效力而已。殿下宅心仁厚,心怀天下,英明神武,实乃我朝之主心骨,只是臣年事已高,近年来举箸提笔,多有不变,怕是快要告老还乡了。”万古碑这番官场老油条式的回应,既没有拒绝太子,又巧妙地将皮球踢了回去,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和周旋空间。
太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温和的神情:“万大人多年军武,为我大武立下汗马功劳,千万要保重身体。只是如今三皇子和七皇子那边小动作不断,本太子着实需要万府这样的肱股之臣啊。”太子看似无意地提及其他皇子,实则是在向万古碑施压,暗示他若不尽快站队,可能会错失良机。
万古碑心中明白太子的用意,却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殿下放心,臣下必定会以王朝大局为重。只是此事还需考虑周全,毕竟一旦做出决定,便再无回头之路。我等定当尽快商议,不负殿下所望。”
此时,万城重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深知父亲的顾虑,所以父亲才会如此小心翼翼,在不激怒太子的前提下,尽量拖延表态。
这场看似平常的宴席,实则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而在太子身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在静静观察着整个过程。
宴会期间,太子有意拉拢万古碑,却也有所顾虑,担心逼迫过甚,反而将万古碑推向三皇子或七皇子的阵营,因此并未再次强行逼迫他表态。
宴会结束后,太子径直回到自己的书房。刚一落座,一个须发灰白的老者悄然走了进来。太子见状,赶忙躬身行礼,恭敬地将老者迎到座位上,随后迫不及待地询问道:“周师傅,依您看,这万古碑可信吗?”
老者缓缓坐下,目光深邃,神色凝重地说道:“太子殿下,万古碑绝不可信。此人心机深沉,居心叵测,向来惯于估势弄权。不到局势彻底明朗,他是绝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真实想法的。老臣与他师出同门,做了多年师兄弟,对他实在是太了解了。”
太子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周师傅,如此说来,这万古碑实难拉拢。但如今局势紧迫,崔大人的八万铁骑,又在防备犬戎,无诏不能入京。万府在朝中势力不小,若不能为我所用,恐怕会成为大患啊。”
老者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无需过于忧虑。万古碑虽狡猾,但他目前也不敢轻易站队。咱们不妨暂且按兵不动,对他继续施以怀柔之策,同时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一日未明确表态支持三皇子或七皇子,咱们就还有机会。”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周师傅所言极是。只是这万古碑老奸巨猾,若想让他真心归附,恐怕并非易事。不知周师傅可有良策?”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我已飞鹰传书到崔骑大营,让他派遣精锐铁骑秘密入京,相信不出七日即可到达。听闻他儿子万城重与一个叫李阳的人关系匪浅,而这个李阳似乎来历不明,与各方势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人或许是万古碑手下一支重要力量,明日我会暗中接触一番。”
太子眼睛一亮,说道:“周师傅此计甚妙。这李阳我也有所耳闻,这次要有劳周师傅了。”
“殿下言重了,老臣老了,现在也只能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了。”周师傅躬身谦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