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官穷志短(2/2)

“其实,你们多虑了。”裴蕴开始发大枣。

“科举虽然打破了门阀的存在,但在可以预见的五十年内,不会影响我等后人的前途。”识字的人中自然而然的就是以门阀大家族的人为主,普通百姓忙于生计,谁有空去读书识字?这科举的道路虽然看似没了门阀的影响,其实朝廷官员依然会以门阀的子弟为主。

“可是,门阀子弟未必都识字的。”有官员长叹,按理,门阀子弟个个从小都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进入家族私塾那是必须的,但其实却不是如此,总有一些奇葩存在。比如以为当官就是污浊的,以为赚钱就是铜臭的,唯有写诗做胭脂才是清高的;比如以为三代单传,有个当丞相的祖父,当刺史的老子,当大商人的娘亲,就是一个字不识也能当大官的。一个林子当中什么鸟儿都有,门阀当中当真存在只认识一二三,名字都不会写的废物,这种废物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考上科举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了这种渣渣,与其以后祸害家门,不如早早的毁灭了更好。”裴蕴道。

一群官员互相顾盼,慢慢的点头,大越属于酷法严刑治国,纨绔到不识字的人当了官,还真的是毁家灭族的开始。

“都穷到没肉吃了,还不能醒悟,就让他毁灭吧。”某个官员嗟叹。

……

九江城中的府衙被人挤破了大门,无数的官员和乡绅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大声的祝贺着:“恭喜杜刺史,恭喜杜总管!”

朝廷的圣旨到了,杜如晦积功升迁到山东道做总管,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年纪轻轻的杜如晦成了一道总管,这简直就是大越朝未来的宰相了!一大群九江附近的官员和乡绅拼命的要和杜如晦拉近关系,讨些交情,与杜如晦

杜总管能够扯上关系,未来肯定会是光芒大道!

几个杜如晦的族人红光满面的四处招呼着,不停的说一些“同喜,同喜”,“托福,托福”的言词,一群祝贺的人很不满意,看这些笑得嘴都裂开的杜家族人见人就“同喜”的态度,就知道他们压根没有记住前来祝贺的人,那今天不是白来了?

“杜总管,这是下官的名帖,下官有要事相商。”某个九品芝麻官大声的叫着,手里的名帖挥舞的高高的,今天说什么都要留下一个字号。

“杜总管,下官有亲戚在山东道,对山东道的天文地理了如指掌,若能为度总管效力,那是下官亲戚八辈子的福分。”另一个九品芝麻官的言语就直率极了,这些话本来不该在公开场合说的,但是眼看进门都进不了,只能用这些话当做进门的凭证了。

“劳烦禀告杜总管,在下是大摩商号的老板,小小薄礼送上,还请不要见外。”这个来客就高端了一些,瞅瞅府邸门口人山人海,就知道这时候见是肯定见不到了杜如晦了,不如留下礼物,改日再拜访。

“小人是楼外楼酒家的老板,杜总管高升,小人无以为敬,特送上美酒数坛,还请杜总管不要介意。”生意人在场面上总是知道进退,杜如晦是官老爷,与生意人的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见面?不如先留个印象再说。

更远处的街道口,有个大妈扯着嗓子喊着:“我家的豆浆是九江最好的豆浆,杜总管每天都要来我摊子喝一碗!喝了我家的豆浆就能钱一碗,不还价!”

府邸之内,几个杜家的人坐在大厅之内,脸上同样堆满了笑容。

“这是多亏送上了林士弘的人头。”杜淹很是得意,拿林士弘的人头做敲门砖,当然要给个总管的职务了,否则以后谁还会去剿灭“伪帝”。

“可有损失?”有人问道,杜家的私军数量不多,又在大乱之中受了折损,要是这次诛杀林士弘而损失巨大,只怕要心疼很久。

“毫发无伤。”杜淹淡定的道,眼神中的得意就更浓厚了。杜家与林士弘有联系,随便找了个名目就能见到林士弘,一刀下去林士弘的人头就到手了。

“我杜家的私军还有大用,我岂是不知轻重之人。”杜淹微笑着,林士弘已经不是以前的林士弘了,还以为他是有数万精兵的土皇帝?丧家之犬而已,跟随在林士弘身边的人只有十几人,强盗头头的人手都比他多,杀他真的是比杀只鸡还容易。

“如晦这次去山东道上任,有我杜家的百战精锐跟随,定然马到功成。”杜淹笑着,杜家终于出了一匹千里驹。

“如晦这是入了圣上的法眼了。”杜咤捋须而笑,大越朝真心没什么人才,杜如晦在大越朝的年轻官员当中那绝对是鹤立鸡群,要颜值有颜值,要才华有才华,要家世有家世。

“也只有虞世基和裴蕴家中的小姐才配的上我家的麒麟儿。”杜淹大笑,眼睛却死死的盯着杜如晦,其余杜家的几人也是如此,一眨不眨的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年轻英俊,才华过人,这些都是优点,但这些优点也会有致命的副作用,那就是以为只有胡雪亭才能配得上他。

众人死死的盯着杜如晦,要是杜如晦真的有这种念头,只怕他们就必须小心看着杜如晦了,若是杜如晦脑子有病去调戏胡雪亭,抄家灭族不是梦想。

杜如晦转头看了杜淹一眼,苦笑着:“叔叔,你看我像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吗?”众人终于松了口气,杜如晦总算头脑清醒。

但众人还不满意,杜如晦显然心不在焉,不然不会只回答了最表面的意思。

杜淹提出的“只有虞世基和裴蕴家中

的小姐才能配得上杜如晦”,其实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就是看杜如晦有没有被功名利禄冲昏了脑袋,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显然杜如晦过了这一关;第二层意思是想看看杜如晦对虞世基和裴蕴的看法,只有两大知名奸臣的女儿配得上杜如晦,本身其实是含有羞辱性的,换成了大随朝,要是有人说某某某清白人家的孩子与奸臣的女儿是一对,保证被人痛打。但在大越朝,虞世基和裴蕴二人炙手可热,必须用新眼光看待他们的身份,万万不能纠缠过往。但就这浅显明白的含义,杜如晦竟然没有看出来;第三层的含义,就是询问杜如晦的眼光了,杜如晦的年纪不笑了,也功成名就了,娶妻是顺理成章之事,这娶得是谁就有些考究了,若是不能成为杜如晦的臂助,娶之何益?是选择丹阳系的女子官员,还是干脆选择虞世基和裴蕴的女儿,其中各有利弊,必须仔细的斟酌。杜如晦对这层意思更是没有悟到一点点。

如此简单的三层含义,杜如晦竟然都没有理解,今日这心中的烦恼只怕是很大很大了。

“如晦,你心中究竟有何烦恼,不如说了出来,大伙儿帮你端详。”杜咤道。

一群杜家的人点头,杜如晦虽然没有进入六部,没能进入朝廷中枢,但这一道总管之职也是封疆大吏,朝廷开会也能站到前三排的,哪怕以后再无寸进,在总管的职务上做到老死,也算是想不到的高位了,绝对可以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杜家的人互相看了一眼,要是杜如晦对这职务还不满意,只怕这心态有些不太对,要好好的疏导一下了。

杜如晦苦笑摇头:“山东道总管一职之高已经超出了我的计划,我哪里有不满意的地方?”

杜咤问道:“可是担忧失去了在江西的根基?”杜如晦调动去了山东道做总管,这九江的刺史自然要让出来。

“接任的是谁?”杜淹问道,只顾着为了杜如晦晋升为总管而高兴,忘记细细的查看公文中的任免消息了。

“是南坨山静云观至元道长接任九江刺史。”杜如晦道。道家对胡雪亭投入不少,这次西征都有人参与了,胡雪亭投桃报李,给道家的人留出一些职务那是理所当然的,朝廷官员谁都不觉得意外。

“是道家的人啊。”杜淹松了口气,杜如晦曾经担任管理道家的职务,与道家接触甚多,可以说道家的人是他的老部下了,以杜如晦的手段,这道家的人多半可以划归到了嫡系之中。

“就算道家的人清静无为,也该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杜咤嘴角带着讥笑,跑出来投靠胡雪亭了,怎么还能是清静无为?这些热衷功名利禄的道人只要稍微有些脑子,就该知道老上司升官做了总管,他们只要抱紧了老上司的大腿,以后就会扶摇直上。

杜如晦慢慢的摇头,嘴角带着苦笑。

一群杜家的人惊讶了,难道道家的人这么不上路?

“不是。”杜如晦道。“至元道长远在零陵郡,此刻都未必知道已经成了九江刺史。但他的弟子李淳风就在洛阳,已经随着公文送来了贺信,该人已经在赶来九江的路上。”

杜家的人微笑着点头,这李淳风的态度不错,道家应该依然是杜如晦的嫡系,这杜如晦虽然不在江西,但江西的地盘其实还是杜家的。

杜如晦笑了:“可是,我不这么想。”

杜如晦的根基其实不是江西,而是江西南部的一小块地方,别说江西全境了,就是九江而言,杜如晦也不过是个过眼云烟一般的官员而已,在九江当过官的大佬多如牛毛,胡雪亭虞世基都在九江驻扎过,简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九江的百姓怎么会对杜如晦忠心?门外的百姓官吏乡绅的恭喜的言语只能听着,万万不能以为这就是忠心度了。

而曾经被杜如晦管辖的道家众人也未必对杜如晦忠诚。道家投靠胡雪亭的原因讳莫如深,杜如晦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怀着秘密的手下,杜如晦怎么敢真诚的对待?而且当时杜如晦刚刚投靠胡雪亭不久,唯恐留下了“城府极深”的评价,对道家的人只有工作中的交情,绝无一丝一毫的私交,这道家的人又不是傻瓜,杜如晦对他们冷淡,他们当然也对杜如晦冷淡,双方之间纯属公务,哪来的忠诚不忠诚,嫡系不嫡系?

杜如晦在江西南部小地方自然是有忠诚度极高的下级和百姓的,但老上级的光辉并不怎么顶用,隔着万水千山,无法管辖到的老上级,下级有个理由忠诚?

杜如晦细想在大越的仕途起伏,一路高升,毫无波折,却不知不觉当中失去了忠心于他的士卒、衙役、百姓,失去了一群佩服他的底层官员。这一路的升官,究竟是升级,还是架空,就有些难说了。

杜如晦苦笑着,他知道这就是典型的“疑邻盗斧”,当怀疑胡雪亭知道了那巨大的秘密之后,他就开始止不住的胡思乱想了,那圈套看待一切事情。事实上,胡雪亭若是想要干掉他,还需要一步步的夺(权)?一道圣旨而已,杜如晦的人头就落地了。

杜咤杜淹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宽心的笑容。杜如晦还是太年轻了,知道了一些秘密之后就有些沉不住气。

“不用担心,这件事如今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杜咤微笑着。

“科举在即,我等都会参与科举,若是能取得功名,我杜家何愁不能复起?”杜淹笑着道。杜家之中才子多得是,杜淹杜咤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也在大随当过官,要不是因为确定风头而耽误了时间,早已凭借人脉和过往在大越朝为官了。

“科举是正途,从科举出发也是好事。”杜咤道,虽然一把年纪再去科举有些尴尬,但以后大越朝肯定是科举的天下,推荐制度当官的以后都会是少数派,能够站在主流之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等我们也当了官,你就不用这么担心了。”众人安慰着杜如晦,年轻人经历的风雨少,终究不够沉稳。

……

“科举?”一群人挤在县衙之前,看着榜文,惊喜极了。

“终于要科举了!”有人泪水长流,大越朝真是有些诡异,别人称帝之后就封官封爵,七大姨八大姑都当了王爷侯爷,一统天下之后更是立马就招贤纳士,这大越朝没统一天下的时候倒是知道开科举吸引人才投奔,统一天下之后反而许久都没有动静。

“这一次,一定要考中。”某个男子眼中精光闪烁,不就是格物吗,研究了许久了,绝不会像是第一次一样交白卷。

有人却愣愣的站着,然后猛然拔腿就跑,事急抱佛脚,现在加入葵吹雪椰菜的补习班,能增加一分就可以挤掉无数的竞争者。

“是,没时间在这里废话了,我要去做习题!”有人也反应过来,这格物可不是论语,背熟了,或者做几篇范文就搞定了,格物千百万化,随便一道题稍微改一下,立马就让对原理理解不够的人歇菜。

……

“其他题目你们搞定,这格物的题目,朕亲自出。”胡雪亭狞笑,回想当年高考的噩梦,必须让那些考生品尝一下格物学的厉害。

“以为随便学一下就能懂得格物的,全部都给朕退散吧!”胡雪亭振臂高呼。一群大臣忧伤的看着胡雪亭,皇帝一旦脑抽,今年的科举难道又完蛋?

虞世基淡定无比,出列启奏:“圣上,过犹不及,若是这格物学不能鲤鱼跃龙门,天下还有谁有心学格物学?”简单说,要是难度高到了谁都搞不定,这进士榜再次空白一片,世上学格物的人立马少了九成九。

胡雪亭深思,有道理,必须先易后难,把众人骗上了贼船,然后不断地提高格物学的难度,第一次小学水平就能当状元,第十次没有博士水平榜尾都没资格。

“当以何人的水准为标准?”胡雪亭问道。小雪岚用力举手:“我!我!我!”

一群大臣坚决反对:“长公主天资聪颖,又有名师指点,格物学造诣之深,天下罕有,岂能以之位标准?”

小雪岚得意极了,认真道:“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来,等会下朝后每人送一盒冰淇淋。”

胡雪亭左思右想,决定拿初中题目试试。“要是学了这许久,初中题目都搞不定,要么是看不起本座的格物学,要么就是废物渣渣。”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