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被菅野信之拒绝后,蒲生康文又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暗中调查那起暗杀事件,这次不仅仅局限于翻阅资料,他还找到了现如今已经离开警队的前公安询问情况。
此人名叫文仓隆一,现年四十六岁,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号辞职离开警队,现在正在从事机械维修工作。蒲生之所以找上他,是因为蒲生在调阅零七年十一月的人事档案时发现这个人之前曾经驻扎在釜山执行过机密任务,在零七年十一月一号,也就是大停电发生次日经大使馆回国,九天后辞职离开警视厅……
种种巧合让蒲生觉得这个文仓便是当年大停电事件的当事人之一。
蒲生在他的离职记录上找到了他的现住址,开车去拜访他。
一开始去的时候,文仓还没有回家,蒲生在楼下等了四十多分钟才等到了骑着自行车下班回家的文仓隆一。
他本人要比照片上看上去老不少。
“——你是谁?”见蒲生康文向他走过来,在车棚中停车子的文仓抛出问题。
“我曾经是你的同僚。”蒲生从口袋里摸出警察证件,在文仓面前展示了一番,“目前正在档案馆里整理文件,发现有些‘当年的事’记录不全,所以想找当事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做一点补充。”
文仓抬起眼皮看了看蒲生,随后猫腰给自行车上上锁:“你想要了解哪件事?”
蒲生考虑了片刻要不要告诉文仓实情,心想反正早晚得说,于是开门见山道:“釜山大停电。”
这一句话立刻吸引了文仓的注意,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蒲生,然后抿了抿嘴唇:“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可能找错人了。”
见他摆出这样一副态度,蒲生康文立刻就明白自己找对人了,他肯定知道内幕:“我没有找错人,就是你,文仓隆一。当年釜山大停电——”
蒲生的话还没说完,文仓便一个箭步冲上来捂住了他的嘴,对着他连连摇头,示意他不要再出声,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向他示意有人在听。
蒲生康文被吓出一身冷汗,立刻警觉地环视四周,却没有看到任何可疑人物疑似在偷听他们说话。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没去过釜山,你走吧。”文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却向蒲生招了招手,示意他跟上来,“对,别再来找我了。”
蒲生虽然心里感到奇怪,但为了查明真相,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跟上了文仓的脚步。两个人顺着老式公寓的楼梯来到三楼,三楼走廊尽头的房间没有门牌,但这就是文仓的家。根据蒲生的调查,文仓一直没有结婚,所以也没有孩子,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居住,恐怕以后也会是如此。
他摸出钥匙来打开防盗门,然后又伸出手指抵住嘴唇,示意蒲生先不要说话。
蒲生自然乖乖照做。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迈过门槛,进入文仓的家中。
一进门,文仓便取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放进了鞋柜上的一个小木盒里,然后他又指了指木盒,示意蒲生也把他的手机放进去。
——神神秘秘的。
蒲生虽然稍显不情愿,但最后还是乖乖照做。
盖上木盒的盖子后,文仓换上拖鞋带着蒲生走进客厅,指了指沙发,叫他坐下。
“——那个盒子是隔音的,外面的声音传不进去,里面的声音也传不出来。”
蒲生绷直腰杆,身体前倾:“你为什么这么谨慎,难不成你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吗?”
文仓耸了耸肩:“做我们这行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毕竟我对于某些人来说可是敏感人物……”
“所以你承认自己和釜山大停电有关。”
“蒲生,对吧?”
“对。”
“蒲生,我承认与否真的重要吗?既然你都已经找上门来了,我不承认和此事有关你就会乖乖离开了?”
文仓说的没错,蒲生不会因为他不承认就会放弃和他交涉,那倒不如坦率的承认,这样也不会把事情闹得谁都知道,左邻右舍那么多人,但凡有一个居心不良,他们都会有危险。
蒲生拉开随身携带的背包拉链,抽出一沓文件放在文仓的面前,他先翻开第一份文件,那是文仓的离职记录:“这是你离职记录的复印件,我就是通过它找到你的,上面显示你是零七年十一月十号离职的……”
接着,蒲生又抽出第二份文件,在文仓的面前打开:“这是你的人事记录,里面记录着你从刚加入公安开始一直到离职的动向,包括你参与的行动、所在位置等等。这上面显示釜山发生大规模停电事件时,你人就在釜山,而在这之后的第二天,你……”
文仓伸出手来合上资料:“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知道我那个时候在哪儿,也知道我看到了什么,你不用跟我展示你的劳动成果,我的大脑很清楚。”
蒲生点了点头:“所以你承认,是日本公安在别国城市酿成了一场大停电,并间接造成了数十人死伤对吗?”
“我不会承认,或者否认任何事情,你从我嘴里听到的事情,都是我听别人说的传言,不,确切来说我从来没有跟你说过任何话,也没有见过你。我接下来所说的一切,也从来没有进入过你的耳朵。”说完这番类似于“免责声明”的话语后,文仓往沙发的靠背上一靠,“我没想到还会有人来问我有关釜山停电的事情,这件事情本不应该浮出水面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份文件。”蒲生将最底下的那份文件抽出来递给文仓。
文仓翻开文件看了一眼,紧紧地闭上双眼,吐出一口长气。
“藤井沙希,你认识她,对吗?”
“认识。”文仓睁开眼睛,反复翻阅手中的文件,“北野级?暗杀批准竟然只是北野级?”
“我知道,我也很好奇。也许是哪里出错了。”
“是大错特错!这份文件就不应该存在于世!”说完,文仓把复印件往茶几上一丢,顺手取走了烟盒和打火机,给自己点了一支烟,“听着,蒲生,在我开口之前,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转身离开。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情了,那就再也没办法回头了。”
“我知道。我做好准备了。”
“不,你没有。”文仓吐出一口烟雾,“或许你单纯觉得这是一个涉及公安高层的丑闻,但是它远比你的想象的要复杂。哪怕仅仅是‘知情’也有可能会被抹除存在。就像藤井沙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