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痛心疾首。
这些孩子都是在她的教导下长大的。
她看着他们一年年长大,个头一点点窜高。
汝宁公主虽在众多孩子中并不出众,但与她的关系却很不错。
虽不如含山、汝阳以及宁国、临安等几位公主那般聪明伶俐、容貌出众,但这份孝心却时常可见。
马皇后又怎会不记得她的好。
“母后。
他待我情深义重,我也想着要对他好。”
汝宁公主说出了自己这么做的缘由。
马皇后听后,一时语塞。
夫妻本为一体,若一方受了伤害,另一方又怎能无动于衷?
若真能如此。
那夫妻之名、夫妻之实,怕也只是形同虚设罢了。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把你许配给陆仲亨之子,如今看来,倒是害了你。”
马皇后满脸懊悔,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愧疚。
汝宁公主能做到这个份上,对旁人暂且不论,对她这个皇后。
确实没有多少亏欠。
已成全了这份母子情谊。
……
“孩儿不悔。”
汝宁公主低下头,轻声说道。
吉安侯陆仲亨之子,与她婚后虽未如憧憬中那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也从未辜负过她。
不然,今日她也下不了这般狠心,定不下这个决心。
一阵脚步声传来,外面的人还未通报,便有人闯入了这后宫的西庭。
能在此时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只有这宫中的朱天子朱元璋了。
“陛下。”
朱元璋还未发怒,马皇后便已带着恳求的语气唤了他一声。
朱元璋强压心头怒火,几步走到汝宁公主身前,沉声道:“行刺一事,果真是你做的?”
此事。
他必须给陆羽一个交代。
看着面前略显威严的父皇,汝宁公主此时已没什么可遗憾的,脸上挂着盈盈笑意,随后轻轻点了点头。
“为什么?”
朱元璋再度追问。
来之前的路上。
他已将一切想了个大概,所以此时即便不用汝宁公主再多做解释。
他也心中有数。
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是为了你那夫家?”
“父皇英明。”
汝宁公主淡淡地说道,语气中没有丝毫畏惧。
对她来说,此事的结果不过一死罢了。
若她有着唐朝公主那般放荡不羁的性情,或许夫家落到这般田地,与她也不会有什么干系。
可汝宁公主自幼在马皇后的教导下,并未形成大唐年间那种极为开放的三观,所以心中才有这份执念。
而这执念究竟是好是坏,实在难以说清。
“父皇要杀要剐,儿臣悉听尊便。
儿臣不会让父皇为难。”
说完这句话,汝宁公主便静静站在原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处罚。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既然你做了此事,那咱今日便成全了你。”
朱元璋从不愿被人威胁,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生女儿。
“陛下。”
马皇后嗔怪地叫了一声。
朱元璋盯着马皇后,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这件事,咱必须给那混小子一个交代。”
对于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帝王而言,江山社稷无疑是重中之重。
而想要守护好这天下,朝堂重臣作为左膀右臂更是不可或缺。
后宫之中,马皇后与他是开国夫妻,自是不在此列,但对于其他寻常嫔妃乃至皇子公主,在帝王心中的分量,远不及那些可倚重的臣子。
更何况,陆羽对于大明国祚有着如此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这数年来,陆羽给大明带来的变化,天下皆知。
而且陆羽如今正值年富力强,尚未到三十而立之年,对于大明日后的发展,更是充满了无限可能。
这一切,又岂是面前的汝宁公主所能比拟的?
陆羽的分量,远比眼前的汝宁公主要重要得多。
“妹子,你知道的,咱没得选。”
朱元璋又解释道。
也只有面对马皇后。
他才会如此耐心解释。
若是换作其他后宫嫔妃。
他能稍微减轻些刑罚,就已是破天荒的恩赐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马皇后哀叹一声,良久无言。
朱元璋沉了沉脸,一时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看着面前的汝宁公主。
这一刻。
他思绪万千,皇家的颜面、与陆羽这位朱家驸马都尉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权衡利弊,怎样处置才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半晌过后,一直沉默的汝宁公主率先打破了西庭内沉闷的氛围。
“父皇,这是要杀孩儿吗?”
汝宁公主扬起白皙的脖颈,俏丽的容颜上带着倔强,轻声质问道。
朱元璋气得怒笑一声:“你做出如此滔天大祸,难道咱还不能依据国法处罚你?”
汝宁公主本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看到马皇后为她这般费心筹谋,终究还是想要再争取一下。
到了这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刻,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坦然面对?
之前,汝宁公主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
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心里还是难免有些恐惧。
“可若是今日做出这行刺之事的,不是儿臣这女儿身,而是四哥、三哥,还有在外就藩的诸位兄长,父皇还会这般处置吗?”
汝宁公主心中不服,今日她一定要问个明白。
面对这个问题,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了。
汝宁公主却仿佛在这一刻看透了什么,上气不接下气地仰天大笑起来。
“儿臣就知道,父皇心中更看重数位兄长。
寻常百姓家尚且如此,父皇身为帝王,自然更是如此。
儿臣本以为自己能接受,可细细想来,还是觉得父皇偏心了。”
对于汝宁公主的指责,朱元璋难得地没有反驳。
或许是想到接下来要对汝宁公主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