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翰林新人如一砖(1/2)

翰林院编修的主要职责包括起草诰敕、史书纂修和经筵侍讲。

其工作内容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起草诏书、修史书、侍讲经筵等。

顾青铺好了床,又收拾好了箱笼和行囊。

这才去了状元厅。

萧良友比他还要先到,正坐在那里,淡然地喝着茶。

首位则是翰林院大学士余有丁,此人还是吏部左侍郎、兼任詹事府事,乃是三品大员。

“下官顾青,拜见余大人。”

余有丁打量了一下顾青。

这位探花郎早已经是名扬天下了。

五册《算学新解》如今可是算学一道之中的传世之作。

特别是那简易数字计算法,便是他也学会了,也觉得确实是在计算上更为方便了。

“嗯。”

“无须多礼。”

“坐吧。”

余有丁伸手示意了一下萧良友旁边的椅子。

顾青躬身道:“多谢大人。”

他刚坐下来,便见到大厅外走进来一人。

此人也就是这一次的状元郎张懋修了。

年纪轻轻,看来还有一点儿稚嫩,长相还算是可以,面容白净、有一双剑眉星目。

“下官张懋修见过大人。”

张懋修走进来之后,也是一样躬身施礼。

余有丁依然还是十分的淡然,开口道:“嗯,无须多礼,先坐。”

张懋修躬身施礼道:“多谢大人。”

在顾青等人的对面,也坐着三个人,应该是翰林院修撰、翰林院编修等。

翰林院也不是只有一个修撰、两个编修,毕竟,起草诏书、修史书、侍讲经筵这些可都是工作量比较大的。

一个两个人肯定是无法完成这些个工作。

当然,既然能够高中状元,几万学生之中的第一名,又或者是第二名、第三名,那肯定是有能耐的。

朝廷不会放着这些有才能的人不用。

翰林院编修也不过是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对于很多学子来说,那已经是非常高了。

都是七品芝麻官,知县就属于外放,一个地方上的知县,是真的不如翰林院编修。

最起码,翰林院的编修能够给皇帝和皇子们侍读,陪伴在皇帝左右。

知县可以吗?

若是到了有一些地方,知县的权柄直接被当地的世家大族约束,那会更难受。

京官就是比地方上的官吏要好太多。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余有丁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开口道:“这段时间,你们三位鼎甲先熟悉一下翰林院,熟悉一下翰林院的公务。”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可以问一问。”

“以后,大家都在一起共事,一定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随后就介绍了坐在顾青对面的三个翰林院大学士,翰林院修撰吴贺、翰林院编修唐应试、翰林院编修刘而康。

张懋修、萧良友、顾青三人起身抱拳施礼,算是见面礼了。

余有丁这才继续道:“今日初次到这翰林院,便先熟悉一下翰林院,等到明日开始正式点卯。”

“先跟着吴道明等一起学习修史书,等到需要起草诏书的时候,你们再跟着一起学。”

顾青等人躬身道:“是。”

等到余有丁走了之后。

张懋修对吴贺等人抱拳施礼道:“吴大人,以后还请诸公多多照顾一二。”

吴贺等人连忙起身,他甚至是上前扶起了张懋修,笑着道:“岂敢当,岂敢当,以后一起共事,应该互帮互助才是。”

“惟时兄若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尽管问,我等也是知无不言,若需要帮忙,也尽管开口便是。”

张懋修可是当朝首辅张居正之子。

这就是一尊大神。

没有看到,连三品大员余有丁都要礼让三分吗?

毕竟,余有丁如今也想要进入文渊阁,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内阁元辅。

而这,也需要首辅大臣张居正的引荐。

要是他不开口,说这个话。

余有丁就没有路子可以进入内阁。

张懋修继续道:“吴大人,在下还有一些事,需要去做,就不陪着几位一起了,先行告辞。”

他已经约好了张敬修、申用懋等人在明月楼小聚。

庆祝此番高中状元。

进入了翰林院,成为了翰林院修撰。

再过段时间,找到机会,若是能够得到万历帝朱翊钧的赏识,又或者是得到一点儿功劳,就能够进入六部。

这翰林院是他的起点,却也是他的跳板。

有了状元郎的名誉,以后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吴贺等人自然不敢拦着张懋修,连忙说道:“嗯,惟时兄尽管去忙吧。”

另外两人也是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和张懋修打了个招呼。

便是萧良友和顾青,也要抱拳,打个招呼。

张懋修只是微微回了一礼,转身就离开了。

这翰林院,他早就来过了,对于里面的布局也已经很是熟悉,所以根本不想浪费时间,跟着顾青等人一起,再逛一逛翰林院。

没什么可看的。

等到张懋修走了之后,吴贺等人又是一脸的淡然之色。

也借口说是有事儿。

把带着萧良友和顾青两人一起熟悉翰林院的事儿,交给了刘而康。

好嘛。

当官的第一天,这官场上的那点儿事,直接扑面而来。

顾青直呼,这一幕也太熟悉不过了。

想当年,考中之后,进入单位,举行了新人报道仪式之后,就差不多,也是这样。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儿。

就让前年新来的新人带着他。

再然后,新人就变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等到吴贺、唐应试走了之后。

刘而康才稍微有一些不情不愿地说道:“二位,走吧,我带你们了解一下翰林院。”

顾青和萧良友两人抱拳道:“多谢。”

翰林院还是比较大的,而其中最大的还要数藏书阁。

国子监的藏书阁已经非常大了。

而这翰林院中的藏书阁更大,可以说,算得上是大明最大的藏书阁,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