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午的顺义驿站茶棚,也有着三波行脚商,和一些路人。
因为蓟州镇一共有着八万余人的兵马。
这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们也都是人,在这蓟州边关生活,也是有需求的,平日里喝喝茶水,又或者是买点什么水果之类。
还有就是一些会从山海关出关,去辽东之地,甚至是去朝1鲜做生意。
当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成功,废除了“高丽”的称呼,提出了两个新的国名:“朝1鲜”与“和宁”,并请求明朝皇帝朱元璋裁定一个。
朱元璋最终决定将高丽改名为朝1鲜,李成桂因此成为朝1鲜太祖。
到如今,中原的商人还会前往辽东那边做生意,卖茶叶,然后换取他们那边的皮1货。
众人听得李之藻的话,也知晓了顾青的身份,当即都悄悄地移动了一下位置,凑近了一些。
毕竟,最近这一个多月来,到处的话题、饭后谈资都是这位当朝探花郎编撰的《帝国崛起》一书,还有他造出来的太阳系模型。
朱翊钧让将作监那边打造出来了铁质的太阳系模型,还非常的大,直接就放在了京师贡院前方场地上。
第一天,可是有着上万百姓们围观呢!
便是不少过往的商贾,也会凑个热闹,专门跑到贡院这边,瞧一瞧传的沸沸扬扬的太阳系模型。
顾青的大名,是再一次闻名天下。
他们一听,这旁边桌子坐着的便是那位探花郎,顿时好奇不已,连忙凑过来。
顾青没有想到李之藻竟然成了自己的小迷弟?
“你能有这般认识,已经是超过天下不少学子了。”顾青欣赏地开口道:“能够认识到中原算学和西洋算学各有所长,就相当于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认识到西洋算学的优点。”
“算学一道,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李之藻被顾青夸了一顿,脸色微微一红,有一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道:“顾大人谬赞了,学生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若是没有顾大人写书《算学新解》,学生又怎么能够接触到西洋的简易数字计算法呢。”
“顾大人最近提出的太阳系的说法,学生也是翻阅了不少古籍,特意去了解了浑天说。”
“当看到太阳系模型,又听到了那些言论之后,也是豁然开朗,深以为然呢。”
随后又问出了一个其他人似乎也都想要询问的一个问题。
“顾大人以后可会写出一本专门解释太阳系的一本书?”
关于太阳系的说法,也都是从朱翊钧之口,然后再由百官们流传出来,有一些,也写在了诰示上面。
但是没有一本书来科普,大家也都是道听途说一样,总有一种以讹传讹的感觉。
就是不太真实。
或许是因为大家也都习惯读圣贤书,就相当于是当年的什么洛学、关学、闽学等等学派,也都有一些自己的书籍,便是王阳明的心学,也有一本《王文成公全书》。
顾青直接回道:“有的,只不过,最近要游学,故此,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写出来。”
李之藻听后,大为高兴,只要是有就可以了,最起码还有一个期待,时间长短无所谓。
顾青自从写出了《算学新解》、《货币论》、《帝国崛起》之后,他的书也因为争议很大,再加上科普性比较强,可以说是非常地接地气,又非常的高大尚。
比已经流传比较广的《水浒传》还要大受欢迎,毕竟,《水浒传》这本书在明朝万历时期还是畅销书呢。
等到了崇祯时期才正式下诏,被列为禁1书。
顾青的书相当于是一种科普书,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算学新解》提出了0—9这十位阿拉伯数字,被他称之为简易数字计算法,让天下学子们学会了列式计算。
《货币论》这本书,更是被商人们吹捧,说是读了这本书,就能够发现商机。
至于《帝国崛起》那就是对东南沿海的商人有利,让他们认识到了西洋之地的一个海上霸主,同时,也是在向明朝上下科普,在西洋之地的国家,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而明朝此前却要海禁。
可以说,大明苦东南沿海的海商们久矣啊!
就仅仅是这三本书,顾青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名声,首先是天下学子们的认可,像是李之藻、徐光启这些对于算学很感兴趣的学生们,就非常吹捧顾青。
也得到了天下商人们的吹捧,大明时期的市场经济,其实比宋朝时期要开放很多。
富商的生活、身份、地位等等,那已经无形之间,比普通老百姓好多了。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
再加上一个《帝国崛起》得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商们的吹捧,他的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大明时期的商人们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真要是吹捧一个人,那他机会就快要成为一个圣人了,比读书人吹捧一个人还要厉害呢。
况且,顾青现在也是有着真凭实学,也是有着一个过目不忘的能力打底,便是和人交流,那也是能够不经意之间引经据典,让对方不得不佩服顾青的才学。
不过一会儿。
就有一些商人们耐不住性子,谦恭地上前,表明了身份,然后询问起来《货币论》里面的一些相关知识。
比如货币的储藏价值,是什么意思。
又比如,货币的流通手段,甚至是能够延伸到市场经济上面,又是一些新的知识点。
“夫市场经济者,乃自然之法则,人间之大道也。自古至今,商贸往来,物物交换,皆循此道而行。”
“市场经济,以自由为本,供需为纲。百姓各从其志,自由选择,或耕或织,或商或贾,皆由心生。物之丰歉,价之高低,皆由供需之平衡而定。故曰:市场经济,乃自然调节之良器也。”
“其间,有生产者,以技艺为本,勤劳为基,制造百物,以供世人所需。亦有消费者,以货币易物,各取所需,满足生活之欲。此二者,乃市场经济之根本也。”
“又,市场之中,竞争无处不在。商贾之间,各显神通,以求立足。或创新产品,或降低成本,或优化服务,皆以吸引顾客。此乃市场经济之活力所在也。”
“然市场经济,非无弊也。有时供需失衡,物价波动,百姓受累。或有奸商欺诈,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故需官府监管,立法治之,以保市场之公平、公正、公开。”
“市场经济之制当以自由为本,竞争为翼,带动百业兴旺,促进国家繁荣。然亦需法治为纲,监管为要,方能保其长久稳定,造福苍生。”
李之藻用心记下了,这又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还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但是看着周边的商人们连连点头,眼神之中也是充满了崇拜的光芒,就知道,顾青所说的都是道理。
又学到了。
顾青后来又讲述了一个故事。
“昔有小僧,心惑于生,一日,问其师曰:“吾生何值也?”师思之,予其一趣务:持一常石,往市鬻之。”
“人若问价,但伸二指;若欲议价,则抱石归,师将告以答。”
“越明日,小僧抱石至喧阗之菜市。一媪买菜者,奇而询价,小僧伸二指。媪猜二十钱,非也;又猜二百钱,小僧仍摇首。然媪觉石重,可压酸菜。小僧念:山上之石多矣,竟有人愿出二百钱!遂喜而携石归。”
“师笑谓曰:“勿急,明日再往他处试之。””
“于是小僧次日携石至金石坊间。有一好艺者,一眼相中此石,以为良材可雕。出二万钱之高价,小僧愈惊。然仍依师言,抱石返寺。”
“师曰:“尚有一机会,明日往古董肆。””
“小僧复抱石往。是时,一古董商见之,出价竟至二百万钱!小僧大惊,急抱石奔回寺庙。小僧气喘而告师此喜讯,意谓师将告其答案。”
“师轻拍其首曰:“子之价值,犹此石也。若以己为寻常之货,则仅值二百钱;若置身于金石坊间,可值二万钱;及置于古董肆,价值可达二百万钱。子之所处与自识,定子之价值也。””
众人一听,也都是低头不语,沉思不已。
便是李之藻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似乎蕴藏着什么道理,为何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石头,为何会有三种不同的价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