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这边直接就写出来了六本奏章。
全部都是关于应对旱灾之策的,一些良策便是面对洪灾、地震等天灾,也是能拿来直接用的。
毕竟,都是面对受灾的百姓,安抚民心,也就那几套。
顾青所说的这些,算是集大成者了!
而这六本奏章也很快就被送到了朱翊钧的御桌上,初看之时,还是有一些看不懂。
不过嘛,朱翊钧从小就被李太后严厉管教,请了名师教导。
登基为帝之后,又是有一位张居正这样的帝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懂得也不少。
再看第二遍,也就看出来这六本奏章里面的内容,对于大明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朱翊钧也是欣喜若狂,直接就让冯保叫来了顾青。
他要当面对质!
顾青这边在户部已经有了一个工位,不大不小的办公区里面,有着六个人,把张桌子。
桌子上面都是一些公文和卷宗,上面都是户部的一些收支预算等等。
表格记账法是顾青提出来的,如今已经是优化了好几次,桌子上的账簿,随便翻开一本,就可以看到,一页一页都是表格记账。
这也符合张居正的考成法之新政。
公正、公平、严谨。
冯保走进户部的时候,户部几位官员连忙迎了上去。
在这大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就有过下过祖制,可惜他的后辈儿们似乎都忘了这一条祖制。
当然,这也和明朝时期的制度有关系,朱元璋废了丞相制度,从此不会再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之首的丞相,也就不会有李林甫、秦桧这样的权相。
但是在这王朝制度之下,在权力是一个金字塔,从始至终都在向上,最后汇聚在皇帝一手的情况下。
皇帝之下,必定会有一个一手遮天的存在。
什么内阁拟票,几位文渊阁大学士一起主政,互相牵制,从而杜绝权相的出现。
看似完美,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
还是出现了严嵩这样的权相。
皇帝的权力被内阁牵制了,这时候,皇帝自然想要再组建一个势力来牵制内阁。
以至于东厂、西厂出现了。
宦官再一次站在了历史舞台上,成为了最有权势的那个人。
冯保就相当于是内相,连张居正都要礼让三分,更何况乎户部这边小小的官员呢。
冯保也不会故意刁难别人,也算是比较低调的那种人,不像是王振这种宦官。
“顾大人,咱家前来,传圣上口谕,召顾大人觐见。”冯保对站在那里的顾青说道。
顾青回了一礼,说道:“遵命。”
随即便跟着冯保一起进宫,一路上,也都是始终慢冯保一步,跟在后面。
冯保轻声道:“咱家听闻,顾大人在京师还未曾有宅院?”
顾青回道:“某家世清贫,故此未曾买房,只是于城南租了一套宅院。”
冯保侧身顿了一下,顾青也立即停住。
却不想,对方直接给他塞了一个房契在衣袖里面,然后转身一边走,一边说道:“顾大人可是年少有为啊,以你之能,以后必然前途无量,咱家也没别的意思。”